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感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新发展理念体现新变化新要求一个国家要进步、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揭示出我国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时代对发展的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科学判断意义重大。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判断,反映了发展实情,揭示了症结所在,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有了新方向。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目前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必须要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绝不能在思想上有任何懈怠。 国际环境发生新变化。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秩序中,当代中国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地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前所未有地全面、深刻、长远。但也应该看到前景光明,挑战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一些势力对我的阻遏、忧惧、施压不断增大。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大就是一个证明,需要我们做好方方面面的斗争准备。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遵循。 新发展理念关乎发展全局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新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提出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作出我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和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贸易低迷,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面对这种新变化新情况,再沿袭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落后于实践需要,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必须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尚需提高,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水平有待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新发展理念提出,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对新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求更趋平衡;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结果。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一场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注意通过加强学习,确立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各环节,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其次,要用好辩证法,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再次,要创新手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和法治的保障作用,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最后,要保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 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启了不断具体化、时代化的历程。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化三改造”的发展道路观,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到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正是因为有敢于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丰富了发展内涵。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发展的具体内涵大有不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依据“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一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使发展的具体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充实,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指明了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新发展理念是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的,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展布局、发展目的等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进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明确了发展目的。把“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强调“共享”发展,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而且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强化了发展动力。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把创新提到“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样的高度,强调创新发展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尽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了发展重点。新发展理念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我们进一步找准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更加鲜明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靠创新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更加鲜明地强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鲜明地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集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困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难以摆脱传统增长模式的窠臼。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包含着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得失成败经验教训的内容,特别包含着针对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各种增长和发展困境问题的探究。新发展理念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实践路向,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必然产生重要启示。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再迷信欧美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转而更加关注中国发展经验和话语体系。新发展理念作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说明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旺盛的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渐增强的话语权。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