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是什么合数是什么(质数是一群调皮的孩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10:16:34
质数ABC
质数是只有1和自身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大于1的非质数是合数,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质数无法摆成矩形
定理1(算术基本定理)对于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质数的乘积, 不考虑质数排列顺序,这样的分解是唯一的。
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则质因数分解不唯一。每个正整数就像是一个由质数构成的化合物,都可以被分解成最简的质数原子,每个正整数的“化学式”都是唯一的。事实上,由算术基本定理,我们可以把正整数写为如下形式:于是我们可以只通过指数列就可以表示任意正整数。质数的概念至少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出现,然而两千年过去了,质数的规律依然没有完全昭示世人。因为质数的规律近乎于随机行为,没有人能准确预言下一个质数落在什么地方。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的筛法是判定质数最基本的工具:定理2(埃氏筛法)若不能被之前的所有质数整除,那么是一个质数. 之所以只需检验之前的质数,是因为反比例函数关于轴对称. 质数是否是有无穷个?欧几里得给出了一个鬼斧神工的证明:假如有有限个质数,那么考虑数,显然不能被已知的所有质数整除。此时分两种情况:- 若是质数,但(因为比已知的质数都大),这与假设矛盾;
- 若是合数,由算数基本定理,必然存在某质数是的质因数,然而(因为已知的质数都不能整除),矛盾。
质数是整数乘法系统的基石,很多命题只要质数成立,则对于一般的整数自然成立。质数如此不规律,相邻质数间距也是数学家关心的问题。事实上质数间距可以任意大,只需要注意到下面这个连续的合数列如果把质数的间距视为一个数列,那么这个数列中存在子列(所谓子列从集合的角度就是一个无穷元素的子集,但是新数列的排序依然按照原数列下标的从小到大排列,例如奇数列就是自然数列的子列,并且奇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个子列趋于正无穷。这个现象我们表示为:孪生质数是指相差为2的质数对。我们把从项以后最小的质数间距列出来,但是无人知晓这个数列的2是否有尽头,也有可能随着项数充分大后,质数间距不再小于等于4,6,8,……甚至会趋于无穷。2013年,张益唐给出一个令人安心的答案:这个数列不会超过七千万,即定理4(狄利克雷定理) 形如的等差数列中包含无数个质数,当 . 2004年,格林和陶哲轩还证明了,质数中存在任意长度的等差数列。质数定理 图片背景是质数螺旋图 我们把满足如下性质的数论函数命名为乘性函数:若,则由于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质因数分解,于是对于乘性函数而言,例如欧拉函数表示不超过的正整数中,与互质的个数。欧拉函数就是一个乘性函数:证明: 设是不超过、与互质的数全体;是不超过、与互质的数全体。因为,有反过来,与互质的数,一定与和互质,用同样的方式可以构造出,中的数同时与和互质,并且,则可以说明.证明很简单,但需要补充缩剩余系的内容,故省略。顺便一提——但是并不实用。目前计算机快速判别质数的方法基于费马小定理的逆命题,然而逆命题不成立存在反例——伪质数,只不过它出现的概率极低。就连欧拉也感慨:“世界上有许多人类智慧无法解释的奥秘,看一眼质数表就会发现,它是如此毫无秩序,毫无规则可言。”不过欧拉还是凭借他非凡的洞察力,发现了如下公式:比较原式左右两边的项,不重不漏一一对应。(绝对收敛级数的求和顺序不影响最后结果)事实上,利用该式也可以证明素数有无穷个,假设质数有限,则调和级数发散。于是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取极限不相等,矛盾。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欧拉这个恒等式有何作用。另一方面,高斯和勒让德猜测了质数渐进公式:这个公式实际上和欧拉函数公式(推论5)有一定的关联性。假如上面的公式等号右边取整号全部去掉,则这该怎么理解呢?因为对于而言,之前的数都可以被整除,也就是与都不互素;之后与互素的只能是新的质数了。当然,这个有趣的推理其实非常不严谨,它基于一个难以实现的前提——能整除之前的所有质数。直到黎曼将欧拉定义的函数解析延拓到复平面(挖掉这个奇点),一切变得明朗起来。黎曼甚至给出更精确的素数定理的猜想,它等价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点全部分布在这条直线上。而原始的质数定理只需要证明:上无零点。这个事实最终在1896年由阿达马和德·拉·瓦莱布桑按照黎曼的思路,各自独立地利用高深的整函数理论证明。1949年,塞尔伯格和埃尔德什分别独立地给出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质数定理的证明 质数的研究或许永远没有尽头。质数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任意对他画出种种条条框框,都不能尽皆约束;然而他偶尔也有听话可爱的一面,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零零散散站立着,等待数学家去发现。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