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有哪些(财政支出概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11:16:00    

公共支出(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

公共支出的内涵: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耗费;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公共支出的外延: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制度外支出;一般预算支出、专项预算支出与基金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首先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包括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其次是政府规模的指标,包括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第三是政府政策的反映。

财政支出的度量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指特定时期内公共支出的绝对额。相对指标是特定时期内的公共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的比值。绝对指标比较直观,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但是绝对指标不能反映公共支出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的使用:1,总量分析,包括公共支出率、公共支出增长率、公共支出弹性。对上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2,结构分析,包括各类别公共支出率、各类别公共支出变动率,以及公共支出结构的横向与纵向比较。3,效益分析,公共支出成本—收益比,成本—收益比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财政支出的分类

财政支出的分类,是指从不同角度出发按照不同依据,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和按支出用途分类等。

按政府职能分类

政府职能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

维持性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护公共安全和宪法秩序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法律方面的支出。维持性支出所提供的公共商品和劳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纯公共商品;第二,它是国家和社会赖以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商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

经济性支出:是指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保持经济稳定而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应用性科研支出和对生产活动的补贴支出等。经济性支出的特点是:第一,它提供的不是纯粹的公共商品,而是混合商品;第二,经济性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取决于市场失灵的程度。

社会性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社会性支出的特点是:第一,它提供的对象有的是纯公共商品,有的是混合商品;第二,这些物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

按经济性质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种分类,有助于分析政府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消耗性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职能需要,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包括用于维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和政府投资兴办各种实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前者为消费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支出,后者为投资支出,如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府在付出这类支出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所有权。政府只有购买这些商品和劳务,才能提供公共所需的公共商品和劳务(包括混合商品)。它是政府对经济资源的一种消耗,因此又称消耗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和利息支出等。政府在付出资金时,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类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以支配的资源总量,而只是在结构上调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可支配资源的数量,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这时,政府所扮演的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将一部分人(纳税人)的收入转移给支出的接受者。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所拥有的资金与市场上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相交换,主要影响的是资源配置。一方面,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生产的公共商品也就不同,从而对资源配置的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直接成为一种有效需求,增加了社会购买力,从而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的转移(购买力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要通过资金接受者的反应来实现的。因此,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上,转移支出的规模和对象不同,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就不同。

按支出用途分类

按支出的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含国内外债付息)、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和其他支出。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政府支出的具体去向。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目的是便于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部门依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编制预算,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结构,以及进行支出的具体核算;另一方面,也便于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对财政支出进行监督。但这种分类也会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政策的调整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变化。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按这种方法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的支出,如国防、行政管理等纯公共商品支出。普惠性的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是指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受益的支出,如由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投资等形成的混合商品支出和转移支出。特惠性支出

采用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可以了解公共支出的最终归宿,从而分析公共支出在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具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必须与财政支出的筹资方式结合起来。但是,由于许多财政支出项目并不是与收入项目一一对应的,因此,这种分析在技术上是难以做到的。对此,经济学家一般都是将个人税前收入与财政再分配后(包括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而不是从某一个具体的财政支出项目的受益情况进行分析。

按国际分类方法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方法,有职能分类法和经济分类法。

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支出、经济服务支出以及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贷款。

财政支出各种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公共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构成划分的标准,就是财政支出分类的标准。

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政府职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

公共支出结构的经济影响: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支出结构与经济结构。

一般来说,早期政府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性支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普及,市场失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政府的经济性支出比重将会逐步上升,维持性支出比重会有所下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政府用于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的经济性支出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政府支出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社会性支出,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下图显示出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

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它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而变化,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过,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外,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