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马其顿为什么改名北马其顿,是如何从大帝国沦为软柿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1 10:01:28    

2019年,马其顿共和国正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一字之差,却是马其顿人千言万语都道不尽的屈辱。这意味着马其顿共和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的马其顿,仅是一个局限于马其顿北部的国家。无论马其顿政府是否有意要夺回希腊政府统治下的南部马其顿地区,完成统一,改名之后的北马其顿都在名义上失去了南部地区。遥想当年腓力二世的马其顿方阵纵横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更是驰骋欧亚大陆。为何今日的马其顿反而成了被希腊拿捏的软柿子,连国名都保不住?

在历史上,马其顿与印度一样,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广义上的地理区名称而存在,而非国家或民族。马其顿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南部地区,西临阿尔巴尼亚山地,东接罗多彼山地,北靠歇亚山脉,东南临爱琴海。

马其顿地形

根据地形,马其顿分为两部分,上马其顿是高原山区,适于放牧。下马其顿土地肥沃,适于农业。古希腊人在爱琴海上频繁往来贸易,创造出灿林的文明之时。古马其顿人还在闭塞的内陆往来放牧,夏天马其顿人就赶着羊群去往凉爽的上马其顿高原,冬天去往温暖的下马其顿平原,为寻找牧草地而迁徙。

由于游离在古希腊文明之外,古马其顿与古希腊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公元前700年左右,马其顿建立了王权国家(阿吉德王朝),同一时期,希腊各城邦则发展出了民主政治。这让希腊城邦对马其顿抱有偏见,将其视为蛮族。

公元前500年,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报名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遭到了古希腊人的反对,因为奥利匹亚竞技会是希腊身份的象征,只有希腊城邦才有资格派出选手参赛。不得已,亚历山大只得说自己并非代表马其顿,而是代表马其顿王室参赛。马其顿王室自称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后裔,这加强了与古希腊的联系。最终亚历山大得以参赛,并取得了200米短跑并列第一的成绩。

亚历山大的参赛经历表明古马其顿人与古希腊人也并非是完全对立,双方都说着多利安希腊语,且都信奉奥利匹亚诸神。亚历山大积极融入古希腊的举动为他赢的了“爱希腊者”的绰号,不过随后到来的希波战争又将双方拉回到对立面。面对波斯帝国的泰山压顶,已经即位的国王亚历山大一世被迫选择臣服,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波斯总督,而希腊城邦选择了战争。

亚历山大一世的屈服并非仅是胆小怯懦,而是遵循马其顿之前的韬光养晦策略。公元前512年,大流士一世派兵横扫色雷斯,盘踞在色雷斯与马其顿地区的霸主派奥尼亚人遭到重创,留下大片的权力真空地带。亚历山大的父亲阿明塔斯一世审时度势,选择了投向波斯,并趁机夺取了派奥尼亚人的势力范围。

依靠同样的策略,马其顿在希波战争中左右逢源,波斯顺风时就趁机夺取战败希腊城邦的土地,波斯败退时,亚历山大一世则瞅准机会,给希腊联军提供情报。最后波斯军队向小亚细亚全线撤退,亚历山大一世彻底改变立场,在斯特鲁马河的入海口伏击了43000名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的波斯士兵,收获了大片波斯军队仓促撤出的地区。

马其顿的扩张

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城邦内部又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无疑又给了马其顿发展壮大的天赐良机。到腓力二世与亚历山大三世(即亚历山大大帝)之时,尽管希腊城邦仍然不愿接纳北方的马其顿人,但马其顿多年发展积攒的强大实力让高傲的希腊人不得不低头屈服。

好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与先祖亚历山大一世一样倾向希腊文化,希望通过希腊文化达到消除隔阂,统一希腊的目的。今天的希腊政府才有依据说亚历山大大帝与古马其顿都是希腊的一部分。如果希腊人从古至今都瞧不起马其顿和亚历山大大帝,不愿与之为伍,也就没有今天的马其顿更改国名的问题了。

希腊境内的马其顿地区

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马其顿和希腊被大帝麾下老将安提柯及其后裔统治了一百多年。安提柯王朝也是最后的古马其顿王朝,在被罗马灭亡后的两千多年里,马其顿地区再也未能建立起独立国家。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奥地利帝国都曾将触角深入到马其顿地区,但都未能在此建立长期稳固的统治。

复杂的历史背景让当地的民族成分极为复杂,罗马帝国灭亡后,斯拉夫人大举迁入巴尔干半岛。今天的马其顿人就是斯拉夫人的一支,希腊以此为依据驳斥马其顿民族就是一个伪概念,斯拉夫人与亚历山大大帝也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希腊地区也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迁徙,东正教与奥利匹亚诸神也毫不相干,期间还被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过。希腊人与古希腊人的联系并不比马其顿人与古马其顿人的联系更近。希腊能够迫使马其顿改名,还是两国实力的问题。

1821年,希腊爆发起义,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希腊最终推翻了土耳其的统治,取得独立。1877年罗马尼亚独立。第二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也宣布独立,只有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还处在奥斯曼的统治下。

1912年,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败于意大利,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趁机以帮助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独立为由组成反土的巴尔干同盟。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同盟取得了胜利,阿尔巴尼亚获得了独立,但处于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三国之间的马其顿却被三国瓜分。

三分马其顿

由于分赃不均,保加利亚与希腊、塞尔维亚还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罗马尼亚与土耳其也加入进来,群殴保加利亚。最终保加利亚战败,割地赔款,马其顿依旧处于被瓜分的状态。巴尔干半岛是列强争夺的对象,马其顿又沦为了巴尔干诸国的争夺对象。如果说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那马其顿就是火药桶中的火药桶。

二战结束后,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同组成了南斯拉夫共和国。1946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将塞尔维亚境内的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离,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即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人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

南斯拉夫解体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从中分离,独立建国。但希腊一直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国名,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声称将在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1993年,马其顿被迫妥协,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这原本是科索沃地区塞尔维亚族与阿尔巴尼亚族的争端,结果邻近的马其顿却遭受池鱼之殃。大量阿尔巴尼亚族难民涌入马其顿,竟反客为主,又激化了阿尔巴尼亚族与马其顿族的矛盾。马其顿政府本就实力不济,又被国内的问题搞的焦头烂额,对外也只能一退再退,最终把国名改为北马其顿。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