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民族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简称尼泊尔,有人口约2,962万(2018,自然增长率为1.09%),肤色分白、黄和混血3种。主要人种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区地带的原住民蒙古人种,分布于尼泊尔南部平原的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的廓尔喀人(Gurkhas)。 廓尔喀(Gurkha)是位于加德满都(Kathmandu)西北80千米的一个部落,其祖先是北印度月亮族契托尔王朝(Chethol Dynasty)的雅利安人(Aryans,印度语支诸民族、伊朗语支诸民族的共同祖先),信奉印度教。为躲避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s,1206—1526)的入侵,他们迁入尼泊尔西部山区建立了一个小国家。1559年,德拉比亚·沙阿(Drabya Shah)征服了位于加德满都西北方的廓尔喀地区的公国并迁都于此,改国号为廓尔喀王国,即沙阿王朝(Shah Dynasty,1768-2008)的前身。又经过近200年的发展,他们与当地的土著逐渐融合成廓尔喀人,即当今占尼泊尔总人口1/3以上的卡斯族(Khasas)人。 卡斯族人自古骁勇善战,近两个世纪来,英军一直保留着招募廓喀雇佣军的传统,是尼泊尔最主要的民族,使用廓尔喀语,后来发展为尼泊尔语。除此,尼泊尔还有尼瓦尔、夏尔巴、玛嗄、塔芒、塔鲁、拉乌特等30多个民族。 尼瓦尔族(Neward)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土著民族,但他们并不全都是东方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擅长经商。 克拉底族(Kiranti)是拉伊(Rai)、林布(Limbu)等东部族群的统称,人口约有100万,语言由多种方言组成,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他们曾在尼泊尔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克拉底王朝(Kiranti Dynasty,位李查维王朝之前)。 夏尔巴族(Sherpa),西藏的一个种族,长期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以肺活量大,勇敢顽强而闻名于世。 玛嗄族(Magar)也是尼泊尔的重要民族之一,使用玛嗄语,属藏缅语族。18世纪中叶,有大批的玛嗄人参加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1722-1774)起兵东征,为统一的尼泊尔王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塔芒族(Tamang)在藏文中是“贩马”的意思,古代他们从北部南下加德满都从事贩马或运输其他货物,后来逐渐散居于加德满都河谷四面的山区,从事农耕和林木种植。 塔鲁族(Tharu)是分布在南部特莱平原一个较大的民族。由于塔鲁人成功地抵御了疟疾的侵袭,因此人们便认为他们有一种先天性的免疫力。塔鲁族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至今在塔鲁族聚居的部分地区,还可以看到母系社会的影子。 拉乌特族(Raute)居住在西部山区的森林地带,至今保持着游猎民族的习惯,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民族,依靠打猎及其他森林产品为生。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多数人能讲尼泊尔语。 …… 二、宗教信仰 宗教繁荣是尼泊尔社会的一大特色。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据统计,在尼泊尔人中印度教徒占90%,佛教徒占7~8%,其他教徒(密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占2~3%。 在尼泊尔,印度教和佛教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教义相互渗透,一个人兼有多种崇拜很普遍。事实上,佛教徒视印度教三位一体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原始的佛祖化身;印度教徒则视释迎牟尼为毗湿奴的化身。教徒们通过奉献贡品、宗教仪式遵循神的法规和受神的安慰,构成了每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加宗教活动,而这样的宗教仪式随时随地、任何场合都在举行。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做可以保持和增强他们与神的感情交流,并以重复千万次的姿态和虔诚,去感知自己内心中无处不在的神灵。 二、官方语言 尼泊尔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起源于印度的天成文(元音附标文字,为众多的婆罗米系列字母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强势的字母,用来拼写印地语、梵语、尼泊尔语等语言),也是印度语的文字,但读音上有显著区别。 尼泊尔语在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约有半数的尼泊尔人将其作为其母语,而其他人则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印度语也被广泛使用。少数民族地区多半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二、教育情况 尼泊尔国家虽然很贫穷,但非常重视教育。国家实行学龄前教育和10年义务教育,并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学校教育。为了让女童上学,政府还给予就读家庭经济上的补贴。 尼泊尔有中小学校34,543所,在校学生达646万,几乎所有学校都实行了西方前卫式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家庭一般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因为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英语水平比较高。 尼泊尔全国有5所大学:特里布文(Tribhuvan)大学、马亨德拉梵文(Mahendra Sanskrit)大学、加德满都大学、博克拉(Pokhara)大学、普尔阪查尔大学(IOE Purwanchai)。其中特里布文大学下设61所直属分院、4座研究中心和134所私立分院。 五、医疗情况 尼泊尔分国家、地区和县三级医疗制度,大多是公立医院。国家级医院加德满都有7所,全国5个发展大区各有1所,公立医院收费较低。加德满都50张床位以上的私人医院有8所。国家层面暂时没有医疗保险制度。私人医疗保险业己经出现,但覆盖面很小。 二、人均GDP及工资收入 2017年,尼泊尔GDP总值为244.72亿,折合人民币1,625亿元,全球排名第101位,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百强县的经济水平。 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是8,000卢比,如果按人民币16.5的汇率计算,平均工资不足500元人民币,月薪1,500元人民币在尼泊尔就属于高收入群体了。 六、礼仪与禁忌 尼泊尔人最常用的欢迎和致意方式是先将双手合什,然后说“那马斯特”(Namaste)或者“那马斯卡”(Namaskar)。 尼泊尔人在与人对话时,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否定。 在久别重逢时,晚辈对最尊敬的长辈行礼时要双膝下跪,前额轻碰长辈脚尖;长辈则在晚辈头上轻拍一下,以示祝福。 在山区的尼泊尔人迎接客人时,要吐出舌头来表示欢迎。他们认为红红的舌头能够代表赤诚的心。 不要抚摸小朋友的头。 尼泊尔人禁食黄牛肉,不屠宰雌性动物为食。 左手在尼泊尔人的生活习惯与观念中代表不洁,握手或传递东西时要用右手或双手。 在室内不要跨过别人的身体或脚,绕路而行或请对方让一下。 不要用脚去碰别人或物品,这被认为是一种不严肃的冒犯行为。 不要用自己使用过的刀、叉、勺子或用手去接触别人的食品或餐具。 印度教寺庙是不向非教徒开放的。 进入寺庙(含住宅)之前要脱掉鞋子;皮毛物品严禁带入寺庙大门内;不得触及圣所内的供奉物品;不要爬骑在神像上面玩耍或拍照。 九、尼泊尔印象 尼泊尔地处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当地流传一句话:“文化方面,中国是尼泊尔的父亲,印度是尼泊尔的母亲。”两种文化在此地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尼泊尔特色的衍生文化。 宗教在尼泊尔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年的50多个节日大部分都与宗教有关。每天清早人们要在额头点上象征神存在的帝卡。 尼泊尔寺庙林立,据说只加德满都就有3,000座印度教寺庙,这其中既有巍峨精美的著名寺庙,也有街头小庙,堪称“寺庙之城”。有人开玩笑:“尼泊尔人就算没钱吃饭了,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也是借钱盖寺庙。” 寺庙里不惧人的猴子,杜巴广场上偶尔走过身披纱丽的少女,小贩热情的叫卖声不时惊起一群飞鸽,这些景象似乎异常和谐,都让人感受到宗教的安宁氛围。 尼泊尔人习惯于早睡早起,早上起来要到庙里去朝拜,要喝早茶,要为一天的生活作好准备。到了晚上8、9点钟,即使是繁华的商业街的店铺也都打烊了。 尼泊尔人是艺术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哪怕在最贫瘠的乡村,你仍然能看到破旧的房屋上点缀着艺术的符号,这与中国农村统一乏味而造价不菲的水泥房屋(茶色玻璃、铝合金门窗、外墙帖着难看的瓷砖)有着令人汗颜的差别。 尼泊尔人节奏慢、懒散,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贫穷的人们怡然自得,小孩在街上玩耍,女人在街头沐浴,男子在街上闲逛,老人们席地而坐,聊天晒太阳,一待就是一整天。 尼泊尔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全往河里倒,因此卫生情况堪忧,大部分居民每天早晚都要自带水桶去固定的自来水点排队接水。 因电力供应紧张,据说市区还会经常停电。 尼泊尔与中国有着长达1,400千米的边界线,有2万多藏族人常驻在尼泊尔,所以深受藏文化的影响,穿着与藏族相近服饰的人经常可见。 尼泊尔人的共同特点是非常和善,与他们接触,你能够感受到他们心灵的宁静,知足守份,一天吃两顿饭,喝三道茶,悠然地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持着单纯而幸福的笑脸,难能见到愁眉苦脸的人。 物质上的贫乏并不妨碍尼泊尔人感受生命的愉悦:男人笑得安逸,女子笑得爽朗,老人笑得睿智,孩子笑得无邪。大多数尼泊尔人生活平和简单,他们不急不躁、积德行善、以求来世。 尼泊尔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的穷国,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富”国。与北欧国家相比,他们的幸福感是来自于根植内心的信仰。因此有人说:“尼泊尔人的幸福,不过是虚幻的无知。” 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尼泊尔这种贫穷国家真的做到了(盗图)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金色的庙宇、古铜色的脸庞和被绿色淹没的热带雨林,让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成为全世界旅行者心中最重要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