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6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7 11:58:18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以税收政策为导向,通过投资、理财、组织、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你知道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带你看看有哪些筹划方法。

直接利用筹划法:众所周知国家之所以调控经济,引导资源流向也是为了实现总体经济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会制定很多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可以直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筹划,这样不仅是国家支持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

地点流动筹划法: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在税率、税基、征税对象、纳税人等方面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的,国家为了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会给予一定地区优惠政策,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惠地区进行注册,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创造条件筹划法:很多地区虽然拥有税收优惠政策,但如果纳税人不能满足享受条件,则是不能享受优惠的,这就需要纳税人在少量条件不满足的时候,能够创造条件,使得自身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在选择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找出不属于征税范围的内容。任何税种都明确规定了征税对象。进行税务筹划要利用这些规定作反向思维,找出不属于征税范围的内容,然后利用这些规定开展筹划工作。如某企业有一项专利技术要转让,有两家公司想购买这项专利技术,两家都出价1000万元,一家是外国公司,购买后在外国使用,另一家为境内公司,购买后在境内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转让无形资产时所转让的无形资产在境内使用。根据这条规定推论如果转让的无形资产不在境内使用,就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让无形资产,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因此若该企业将该项专利技术转让给外国公司,由此该企业可免交50(10005%)万元的营业税。

找出有利于延迟纳税的税法规定,并依此签订对外销售合同。税制设计过程中,对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收款方式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就会有很大差别。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些具体规定,签订对自己有利的销售合同,延迟纳税义务。如某企业签订了一份1000万元的销售合同,如是直接收款合同,当对方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必定会迟延付款,但企业仍须根据合同规定确认收入计算缴纳税金,这就会给企业造成纳税压力。如果企业根据购货企业的财务状况签订分期付款销售合同分期确认收入,分期计算缴纳税金,就可以达到迟延纳税、缓解企业纳税压力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