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董卓孟德献刀网上有个词叫大声密谋,指的是在电影/动漫/现实,强行推动情节发展,把密谋内容大声说出来。 而大声密谋最早出处大概是三国演义了,曹操在王允的宴会上,大声说出自己要斩断董卓的首级,悬在国门上。政变何等机密的事情,王允居然请了满朝公卿来商议,而王允请公卿的借口是自己寿宴,没请董卓,董卓居然也不怀疑。然后,只要这些公卿里有一个是向董卓讨好或者是董卓的卧底,在场所有人就要团灭……
之前的蹇硕密谋杀何进、何进密谋杀十常侍,之后的董承密谋杀曹操等全部泄密,而这次参与密谋的人数更多,董卓居然毫不知情…… ![]() ![]() ![]() ![]() ![]() 曹操向王允借七星刀不但对剧情毫无推动作用,反而留下bug。曹操想杀董卓什么刀不行,非要七星刀?曹操自己家里就有倚天剑和青釭剑(当然不能确定这个时期有没有),而这个七星刀曹操知道在王允家里,可见颇为有名气,曹操和王允就不怕董卓也知道?还是和前面说的一样,成功倒也罢了,一旦失败就要全灭,曹操向王允借七星刀某种程度增加了这次暗杀的风险,要是董卓和李儒问一句“这七星刀不是在王司徒处,孟德如何得之?”曹操又该怎么办?七星刀献完就完了,董卓倒也罢了,李儒居然也没查一下刀的主人什么的?有一些编剧可能也觉得这段剧情不太对劲,加了些原创剧情,比如动画版三国演义,董卓是让李肃去查王允,李肃也查到王允和曹操的关系,不过因为之前策反吕布没有得到董卓重用而怀恨在心,又被貂蝉嘴炮了一番,就没把这件事上报。
![]() ![]() ![]() 除了王允和曹操降智外,董卓和李儒也不例外。别的不说,这献刀哪有拔刀出鞘的,董卓一时没看破也就算了,李儒既然看破了,这时只要问一句“孟德既献刀,何故拔刀出鞘,莫不是行刺?”曹操可能就玩完了,结果非要等曹操走了再说,直接放虎归山。
![]() 闭门等死的李儒李儒识破王允的美人计后,让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董卓本来也这么打算,但在貂蝉的软磨硬泡下又舍不得,于是李儒感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然而李儒完全可以让董卓防范吕布,甚至杀了吕布,怎么会无计可施呢?即使董卓不同意,也应该和董卓前往郿坞,或者联络李傕、郭汜等西凉军将领,结果李儒倒好,直接装病在家等死,结果被仆人绑了,满门抄斩。
![]() 久不来援的东吴众将孙策大战太史慈,从追击到两次大战五十合,程普等十二骑才姗姗来迟,难道真的被传说中的曲阿小将挡住了吗?可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不是说唐,不可能让无名小将压过历史名将的,只能说程普这十二人不关心孙策死活。 ![]() 官渡之战曹操大军何在?三国演义的兵力相对与历史是大大夸大,但同时导致了不少问题,其中以官渡之战前后曹操的兵力最为诡异。袁曹决战前夕,曹操自领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连刘岱、王忠都能给个五万: ![]()
可到了官渡,一下子就剩七万,还有十三万莫非是被颜良文丑灭了?毕竟和颜良交锋时,嘉靖本说“连日败者极多”。 ![]() 抗蜀主力孟获,司马懿游而不击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是出动五十万大军,说起来这里毛宗岗点评过诸葛亮小题大做。但到第一次北伐曹魏,变成了三十万大军,之后几次北伐都没到南征孟获的手笔,最多一次也就是第五次北伐的三十四万大军,这是看不起曹魏,还是孟获更强?亦或者是孟获抗蜀主力,司马懿游而不击?
![]() 张飞诡异的死亡历史上张飞被杀只有短短一句“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演义里大大扩充了这个历史事件,但也导致张飞的死亡非常诡异。老生常谈的张飞帐外没有侍卫什么的就算了,但被范疆、张达捅死时大叫一声,全军上下没人听到?按演义设定张飞声音可是“声若巨雷”,还是张飞每天晚上动不动大叫,士兵已经习惯了? 这没听到也就罢了,范疆张达杀死张飞后,带着数十人投奔东吴,这动静也不小吧?大概率还是策马而出,就这还是没人发现,第二天才有人追……
![]() ![]() ![]() 头铁的曹休演义中东吴兵力增长最多的一次可能就是夷陵之战,灭了刘备75万大军然后估计收编了许多,演义里夷陵之战事关东吴生死存亡,东吴前后大概也就拿出二十万兵力,结果夷陵之战后不久的石亭之战,就蹦出了七十多万大军,最合理的推测就是收编了刘备的兵:
都有七十万大军了,还让周鲂断啥发设啥伏,直接一路平推啊。当然,更头铁的是曹休,他手里能有多少军队?战后投降东吴的魏兵数万余人,也就是说曹休大概十几万,居然敢正面和七十万大军硬碰硬,最后中伏的情况下尚能全身而退,不知道是曹休和贾逵太神勇,还是吴军太废。
![]() 自信心爆棚的司马懿在火烧上方谷一回中,司马懿自信心爆棚,面对魏延搦战,司马懿不仅敢打还敢追,可见对自身武艺是颇为自信,可是在之前的夺木牛流马中,司马懿明明连廖化都不敢挑战,被追得头盔都丢了,难不成廖化武艺要强于魏延?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