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9日电(记者李云平)在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钻井架耸立在田野中,一列列油罐车行驶在铁路上,一吨吨原油“踏”上西油东送之旅。 作为我国重要粮油生产基地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持续开展油气勘探工作,打破石油勘探困境,实现原油年产量从0到137万吨的跨越,为推动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沿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的242国道一路向前,可以看到巴彦油田原油钻井平台分布在公路两侧,50米高的钻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钻头缓缓向大地深处挺进。 ![]() 在兴华211X井钻井平台,钻井队队长郭大刚指挥工友们把一根根套管对扣、上紧、下入。郭大刚说:“我们实行全年、全天候工作制,班组成员轮流值守,1天最多要下入400多根钻具、套管,每根长度10米左右,总长度达到4000多米。每一根套管下井都得精心安排,减少套管下入遇阻、漏失风险,确保早日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巴彦油田地处河套盆地,2018年钻探出第一口高产工业油流井,随着原油勘探、开采、处理、运输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现在已建成内蒙古西部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 巴彦油田共有生产井300多口,日产原油超4000吨,每天都有大量原油通过地下管道、汽车被运送到临河联合站进行过磅、脱水、化验等处理。联合站站长姜新红说:“我们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处理,确保发送到转运站的每吨原油都是达标的。” 走进巴彦油田临河联合站中控室,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实时数据,员工轻点鼠标就能远程精准调控数十公里外油井生产参数。“全站400多台智能仪表与自控装置构建起智能系统,油压、温度、流量等数据每5秒刷新1次,异常情况会自动预警。以往跑现场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姜新红说。 ![]() 每天凌晨2点,一列油罐火车驶入巴彦油田原油转运站后,工作人员在7米高的火车栈桥上开始加装原油。随着原油匀速注入油罐,他们在各个油罐之间来回走动,通过监视器轮流查看各个油罐内的原油高度。 “原油运输火车要给旅客列车让路,我们只能在后半夜装油,赶在早上运走原油。我们用6个小时装满50多节原油罐车,每个人需要在1.5公里长的栈桥上来回走10多公里。”转运站值班班长王晓腾说。 从2023年12月起,巴彦油田原油转运站原油销售结束了汽车长途运输的历史,全部实现铁路外运。转运站使用智能系统进行原油装车作业,进一步提高原油发运能力和周转效率,7小时可以装原油2700多吨,单月最高运输量突破12.6万吨。2024年,原油转运站累计发运油罐火车500多列,运送原油130多万吨。 ![]() 记者走访发现,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连续部署10多口超6000米探井,单井单层试油最高日产超过1000立方米。河套地区已投运联合站、转运站、集输管线、电力线路、输油管线、铁路专用线,进一步提升油气处理、运输能力和效率。 目前,河套地区因地制宜利用注气、注水技术开发原油,实现浅、中、深层油气资源高效联动开发,同步推进地质勘探、钻井、采油、地面工程,一座崭新的数智低碳油田正悄然崛起。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