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 清晨,镇康县的林海更显静谧,凤尾镇仁和村的护林员何太文和同事站在薄刀山的进山卡点,开始了一天的值守。 “请登记身份证,把打火机留下。”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护林经验的老护林员,薄刀山的每一个风险,何太文都牢记在心。“薄刀山多为松柏林,腐殖层厚,一颗火星就能酿成大祸。”他随时叮嘱群众。 镇康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凭借“早、宣、训、防、处、责”六字诀,镇康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面成功实现11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为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筑牢坚实的防火墙。 镇康县突出“早”字,提早布防尽早处理。汛期一结束,镇康县迅速召开会议部署森林防灭火工作,发布森林草原防火命令。相关部门抽调12名干部联合值班值守,7支145人的专业扑火队伍提前布防,确保火患、火险、火情、火灾都能被尽早处理。 聚焦“宣”字,全方位营造防火氛围。秉持“防火就是防人”的理念,采取多种创新宣传方式。在赶集日固定宣传,利用“摩托车+小喇叭”在林区周边流动宣传,开展入户“敲门行动”等方式,提升群众防火意识。 围绕“训”字,狠抓队伍建设。按照“三先四不打”“十个必须”“十个严禁”要求,进行组织培训,将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与演练相结合,大幅提升队伍应急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 紧盯“防”字,健全制度机制。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对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加强管理并建立工作台账。针对林内作业、放牧人员等重点人群,采用“5+2”管理模式,与众多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在重点林区设立77个防火检查卡点154名值守人员全天候监测火情。 立足“处”字,突出扑救响应。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联合值班制度,每周轮换。全县组建7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40余辆防火车和9469件防火物资。完成23条、109.4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确保火情发生时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坚持“责”字,抓实网格化管控。镇康县不断健全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网格责任,共划定管护责任区691个,实行37名处级领导包乡(镇)、村,170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挂钩部门领导包村,350名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包组,796名组干部包户,154名守卡员包入山路口,830名护林员包山巡护的包保链条,定期对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工作进行巡查。(云南日报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李元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