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边逛市集边相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相亲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7:22:00    

“大娃怪市”相亲角的花式简历吸引众人围观

年轻人在相亲角填写简历

近百张手写的粉色纸条在风中摇曳,纸上的笔迹透露出都市青年的“社交密码”——MBTI、星座等成了新的身份标签,甚至有人借二次元角色含蓄表达理想中另一半的模样……近日,北京隆福寺的“大娃怪市”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其中,特别设置的相亲角尤为吸睛。

与传统相亲角不同,这里没有父母代劳把关,完全由年轻人自主参与。有人表示担忧:这种形式是否太娱乐化了;没有正式平台,信息能否保真。无论怎样,这场新世代的个性化社交尝试,是对传统相亲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

创意市集相亲角

粉色纸条上的“征婚简历”

3月中下旬,在北京隆福寺举行的第31回“大娃怪市”人流如织。“大娃怪市”是创立于2020年的复古潮流创意市集,主营黑胶、手作、古着等个性商品,凭借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年轻化的社交场景,成为热门打卡地。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众多工艺品与潮流手作摊位中,一处贴满粉色纸条的展示架格外醒目——这是市集为30岁以下年轻人特设的相亲角,纸条上是参与者亲手填写的“征婚简历”。

下午两点刚过,相亲角前便聚拢了人群。高峰时段,20多名游客将这里围得严严实实,小小的角落一跃成为市集里火爆的互动区域之一。

市集相亲角的参与规则很简单,人们只需要在服务台领取纸条、签字笔和小夹子,写下自我介绍和择偶需求,然后将简历挂到展示架上即可。当然,也可以只浏览展示架上的简历,看见感兴趣的直接联系。

在众多简历中,一张写着“05后”的粉色纸条格外引人注目。这张简历的主人小米刚满20岁,上面写着“170cm,爱猫人士,喜欢长发男、文艺男”。

小米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在学校认识的人不多,加上专业里女生占多数,为了拓展社交圈,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大娃怪市”相亲角。小米说,她还在相亲角发现了一份令自己心动的简历:“他画了我最喜欢的二次元角色,我准备加他好友聊聊。”

就在小米身旁不远处,两位结伴而来的男生开启了另一种“新玩法”。他们互相为对方画了画像,并在简历上写下了自己眼中对方的优点:“我的朋友很勤劳”“我的朋友很帅”。两份创意简历也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往人群外围看去,一位独自前来的男生在展示架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后,对着某张粉色简历,将手机相机调成放大模式,点击拍摄。

在人群中穿梭时,还听到一对年轻情侣小声讨论着:“这39元(市集票价),花在这儿值。”

28岁内向“理工男”

“希望这次能有人加我”

在展示架右侧,Lee正伏在服务台前认真地书写简历。这位身穿卡其色外套的男生时而低头思索,时而抬头看看其他人的简历。他先是在纸上画了一幅戴眼镜的自画像,又在旁边工整地写下了个人信息:“北京,男,178cm,摩羯座,ISFJ。”

在自画像的旁边,Lee依次用黑笔和红笔将自己的微信号写了两遍。接着,他在展示架的右下侧找到了一处空隙,将自己的简历挂了起来。

随后,Lee开始凑近翻看其他人的简历,他在每张简历前停留的时间都不短,遇到挂得比较低的简历,还会刻意弯下腰看。

起初,Lee一直在展示架的右侧徘徊,后来,他绕过服务台,径直走向左侧,看了一会儿后,又将自己之前挂好的简历重新移到了展示架左侧的“黄金视角区”。

Lee今年28岁,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作为一名典型的I人(内向型人格)“理工男”,Lee在讲话时表情和肢体有些拘谨和木讷。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所在的单位异性较少,加之他不擅长主动与异性交往,连朋友们都看出他不太适合线下交友。所以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在线上平台寻觅对象,但至今也没遇到心仪的人。

事实上,Lee的妹妹之前做过“大娃怪市”的志愿者,当时帮Lee写过一次简历。但那次,Lee并没有收获任何异性的联系。

Lee说,自己还曾去过地坛的相亲角,但那边大多是父母们坐镇。相较之下,他更喜欢轻松活泼的相亲角氛围,“这里比较新奇,希望这次能有人加我。”

忽略收入房产信息

年轻人相亲爱看MBTI

实际上,很多游客在逛“大娃怪市”之前,并不知道市集里还有相亲角这样一个区域。一些偶然发现此地的游客表示,和传统相亲活动相比,这种形式显得更轻松也更有趣。

与公园等传统相亲角不同,“大娃怪市”相亲角主打跳脱和个性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里展示的相亲信息完全颠覆传统模式——没有一份简历贴了个人照片,也少有人写明房产、收入等“硬性指标”,更多的是突显个性的自我表达。

北青报记者仔细查看了展示架上的几十份简历,发现上面写明的信息十分“同频”,几乎都有自我描述、星座、MBTI人格类型以及二次元偏好等年轻人热衷的社交标签。简历中常见的网络热词包括,“人美心善”“纯情男大”“低脂薄肌”……这些关键词能让人“瞬间get”简历主人的个人特质,其中部分带有强烈青年文化印记的词汇,甚至承担了类似“圈层暗号”的功能。

在这些关键词中,MBTI人格类型尤其突出。就如市集相亲角的参与者Devils在简历中写道:“INFP小蝴蝶,活泼可爱。”

28岁的职业编辑Cherry也是来参加这次相亲角活动的。在她看来,MBTI更像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小维度。通过这些字母,大家能迅速在脑海中勾画出其他人的大致画像,从而更容易识别出“灵魂相似”的人。“有些MBTI很受欢迎,也有一些比较‘招黑’,写在简历中一眼就能辨别,我以前比较喜欢N人(直觉型),现在会喜欢S人(感觉型)多一点。”Cherry说。

有趣的是,也有不少人并非为“征婚”而来,而是为了将自己的特别需求写在简历上。比如,有人在寻找旅行搭子:“7月去埃及,找同行者。”也有人将求职条件挂了上来:“精通ID、PS、PR等办公软件,目标月薪2万+。期待‘有意的boss电联’。”

Cherry去年也来过“大娃怪市”相亲角。那时她的目标明确,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对象,也加了几个人的微信,但都是聊了几句后就没有后续了。

今年,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她的“目标性”反而没那么强了,而是单纯地想找一个写作搭子,“今年4月份我要参加一个写作比赛,我想找个人来当我的读者。当然,如果恰巧合拍,能有后续发展更好。”Cherry笑着说道。

Cherry表示,相亲的根本前提是“聊得来”,而能聊得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兴趣相投。“今天我看到许多人穿着奇特,有的打扮得像女巫,这种文化我也很喜欢,所以这个相亲角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愿意在这里结识一些‘怪人’朋友。”

主理人谈设计初衷

为年轻人提供有效社交平台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大娃怪市”相亲角现场,服务台始终有志愿者在维持秩序,并且为大家解答疑问。

据志愿者七七介绍,“大娃怪市”周五开市时,相亲角的展示架还比较空荡。经过一个周末,粉色简历几乎填满了整个架子。

市集相亲角对参与者的简历内容并没有严苛的要求。不过,不少参与者撰写简历时过于注重个性化内容,反而忽略了性别等基础信息的标注,这时七七就需要提醒他们。

“许多人看到符合自身要求的简历后,就会马上搜索对方的微信。”七七说,还有一些人会向她询问简历上的信息,例如是否与本人匹配,或者简历主人的颜值高低等,因为他们觉得志愿者对写简历的人总会或多或少有些印象。“但说实话,人挺多的,真记不住几个。”七七说。

“大娃怪市”的主理人甲鱼谈起设计市集相亲角的初衷时表示,现代年轻人普遍忙于工作,社交圈较窄,如果能提供一个年轻人普遍喜欢的平台,或许他们会更愿意去结识新朋友,甚至是恋人。据甲鱼观察,年轻人并非抗拒社交,而是缺乏有效的社交机会。

2022年12月底,“大娃怪市”在杭州首次尝试举办相亲角活动。甲鱼希望通过市集平台,为年轻人多提供一个社交的渠道。这种别具一格的相亲角从诞生之初就展现出独特气质——正如甲鱼所说,单从市集相亲简历的风格就能看出参与者的与众不同,“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相亲角。”

据了解,“大娃怪市”相亲角目前已成功举办17期。数据显示,每场活动都能收到超过1000份纸质相亲简历。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会把这些简历集中存放在甲鱼店铺的仓库里。有人建议过甲鱼建立一个相亲群,但她还未确定后续的管理和运营模式。

·追访·

这场“社交实验”有人牵手成功吗?

从相亲角的形式到参与者的构成,再到相亲简历的流变,这场以市集为载体的“社交实验”,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相亲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然而,在一些层面上,也有人对这种新型相亲模式提出质疑。

相亲角志愿者六一是名单身人士。她也曾在相亲角写下简历,内容很简单:一张自画像加联系方式。出乎意料的是,加她的人中女生更多一些。“她们觉得我的自画像比较酷,都想要跟我交朋友。”六一说。

不过,前几次在“大娃怪市”相亲角做志愿者,六一确实见过当场“配对成功”的例子。她回忆道,当时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是分别前来的,先后在现场写好简历后,两人一起走到一旁交谈了起来。

“年龄有点小,2003年的……行吗?”“1997年,双子的……这个行,拍一张,加个微信。”在现场,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一对情侣积极地对着相亲展示架挑挑拣拣,而站在他们身旁的女生,正是被他们“拖来”相亲的朋友大美。

大美似乎没有她的朋友们那么积极。北青报记者了解后得知,原来大美是看着五花八门、个性十足的相亲简历有点发怵,“有些简历连个人基本信息都没写全,写了的信息也没法确定真伪。”

采访结束后,北青报记者出于调查相亲成功率的目的,特意挑选了展示架上两份位置醒目、信息完整的简历,尝试联系资料主人。其中一名男生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异性的好友申请。另一名女生透露,她的简历是朋友前一天帮忙挂上的,但截至采访时还没收到加好友申请。这名女生还表示,虽然她认可市集相亲很符合年轻人的行事风格,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但她并不执着于一定要靠市集相亲来脱单。“这里的自我介绍主要是围绕兴趣爱好展开的。即使不能脱单,也能交个朋友吧。”她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王婧懿

统筹/林艳张彬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