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洛闻:韩国总统不好当,李在明参选要先回答这三个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8:53:0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我想构建一个真正的大韩民国。”

4月10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前党首李在明发表竞选视频,正式宣布参选韩国总统。

在经历了尹锡悦戒严闹剧4个月后,韩国政治终于有了重回正轨的希望。

李在明在竞选视频中,提出新的国家愿景“韩国倡议”

回首来时路,差点“出师未捷”

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条竞选之路走得属实坎坷。风光的时候,做过电视综艺明星、城南市市长、京畿道知事、文在寅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距离总统宝座一步之遥的执政党党魁。可也是这一步之遥,让李在明始终无法鲤鱼跃龙门。

2016年,朴槿惠总统任内,崔顺实“干政”事件爆发,李在明对此发表言辞激烈的街头演说,成为韩国政坛中要求朴槿惠辞职“第一人”。凭借这个契机,2021年10月,李在明成为执政党总统候选人,本以为可以顺利接过文在寅的衣钵,但因为进步阵营过于托大挤压小党,引来报复,最终意外惜败于尹锡悦。此后更是因为暴露了“旗手”潜质,遭到了保守阵营的高压集火攻击。

2023年9月,身背5项指控的李在明宣布绝食,具体诉求是匡扶民主,要求尹锡悦就“破坏国民生计和民主”道歉;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彻底改组内阁。到9月18日早上,本就有糖尿病,连续绝食19天的李在明出现脱水、血糖急速下降等症状,几乎失去意识,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

2023年9月18日,李在明绝食第19天因健康恶化被送往医院。图片来源:NEWS1

同一天,韩国检方对李在明以渎职罪为由发出逮捕令。这场政治风波以李在明避免了被拘捕告终,但当时除了支持李在明抗议强权的民众,也有声音认为李在明作秀太过,是在借大义名分逃避司法制裁。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次事件,李在明开始在党内进行改造,为选举打造“亲李派”,在党外得到了文在寅的加持和祝福,正式接掌进步阵营大旗,亮明了与尹锡悦集团周旋到底,一定要在下一次大选中把保守党赶下台的决心。

在李在明和进步阵营的共同努力之下,民调一直和保守阵营分庭抗礼,但一个意外事件让民意天平开始有了倾斜。

2024年1月2日上午,李在明在韩国釜山出席活动时遇袭,送院救治后接受了1小时40分钟的手术,医生缝合了李在明受伤的颈静脉,并进行了血管重建。主刀医生称,李在明左侧颈部有1.4厘米长刀刺伤,颈内静脉有60%被切断。

2024年1月2日,李在明遇刺现场。图片来源:明报

8天后,韩国警方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称容疑者(嫌疑人)自供称,为阻止李在明成为总统而实施袭击,是出于主观政治信念而做出的极端犯罪,没有发现幕后指使者。这名凶手2024年1月29日被韩国检方以涉嫌杀人未遂、违反《选举法》等罪名起诉,2025年2月13日终审获刑15年。这一事件,助推李在明“封圣”,成为了民调一马当先的最大热门。也给后来戒严当夜,李在明翻墙进入国会后一呼百应埋下了伏笔。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两面。从2021年开始,李在明陆续背上了数十条指控,与他相关的听证请求、刑事调查一度超过100项,与他案件有关,死于非命的人就至少有5个。虽然大部分指控、搜查可以认定为保守党的政治迫害和报复,但也有一些疑问的答案过于巧合。

在李在明担任京畿道知事时期,担任首任秘书室长的全某2023年3月9日被发现死于家中,留下了6页亲笔遗书,韩国警方认为全某死于轻生。全某在遗书中控诉自己的冤屈,“希望李在明党首能够放下政治,这也是为了让与李在明共事的人不再牺牲”。

2022年7月,因李在明的夫人金惠京挪用法人信用卡一案,接受警方证人调查的40多岁男性被发现在家中死亡。

2022年1月,检举李在明私人律师收取不正当酬劳的举报者李某,被发现在一家汽车旅馆身亡。韩国警方以“死因是自身疾病”结案。

2021年末,接受有关“城南市大庄洞地产弊案”调查的两名涉事人员接连自杀,而在大庄洞新城项目期间,李在明是城南市市长。

当时李在明的立场,是不承认这些悲剧事件和自己有关系,唯一有直接联系,留有遗书的全某则是因为检察系统围猎式的搜查,让全某感觉委屈和恐惧,才走上绝路。

饶是如此,这一案件还是成了保守阵营利用司法系统围堵李的重要切入点。他本人连番遭到韩国检方的检控,其中威胁最大的是关于他《违反公职选举法》的指控,如果罪成,入狱赔钱是小事,剥夺政治权利十年,将提前宣判他政治生涯的终结。

2024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认定李在明作为总统竞选人说谎,判处他一年监禁,缓刑两年,李在明随后提出上诉。2025年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对此案作出二审宣判,推翻了一审的判决结果,判定李在明无罪。

不过韩国检方2025年4月27日向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提出了抗诉,李案将移交至韩国大法院进行审理。根据《公职选举法》,韩国大法院应自检方提出抗诉之日起三个月内对案件进行宣判,判决是大选前做出还是大选后做出,又是一场焦点战。一旦李在明所涉案件终审判决罪名成立,他可能数年内不得参选公职。目前他脸上意气风发的笑,未必能笑到最后。

李在明的临门一脚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尹锡悦被正式罢免后,上诉得直,顿开金锁的李在明却越发谨慎和低调,一直表示在大选投票日程确定后,才会辞去共同民主党党首职务,进入选举状态,生怕行差踏错。一直等到韩国政府公布了6月3日是投票日的安排后,李正式辞去党首,入场参选。

好在他一骑绝尘已经几年,共同民主党党内也基本上没有杂音,连一些此前有意陪跑刷存在感的政治人物也都纷纷打退堂鼓。比如前议员朴用镇表示,“为了让民主党的胜利不是‘小胜利’,而是全体国民的‘大胜利’,将放弃参选”。而仍然有意参选的前议员金斗官、前国务总理金富谦、京畿道知事金东兖、前庆南知事金庆洙等,也都有相当的迟疑,难以对李在明构成干扰。

4月7日上午,在国会举行的最高委员会上,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发表讲话。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

而且李在明可能在酝酿更大的谋划,4月7日,韩国国会议长,属于共同民主党的禹元植抛出“探测气球”,提出“大选投票与修宪公投同步进行”。李在明同一天迅速表明立场,称“修宪虽有必要,但当前应先结束内乱。民主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当前更紧迫的是阻止民主遭到破坏。”

除了道义上的说辞,他还有很成熟的技术方面的考虑,“四年连任制、审计院移交国会、国务总理推荐制、决选投票制、强化基本权利等议题争议性过大,恐难达成具体成果,反而可能成为引发国论分裂的诱因。这类复杂问题应由总统候选人向国民作出承诺,待大选结束后尽快按承诺推进实施。现行法规不允许事前投票,若与大选投票同步举行修宪公投,将只能进行正式投票,无法设置事前投票站。如此一来,修宪公投的参与人数很可能达不到国民过半数(导致修宪失败)”。

这一动作,明显是李在明和禹元植一唱一和,在“拆屋破窗”,试探社会气氛,看看尹锡悦戒严风波所引起的民众对政治的反感和对独裁的恐惧,是否已经足够转化为修宪所需的政治能量。

只差临门一脚的李在明,眼下的核心任务是当选总统,对他来说修宪只是早晚问题。他表示“将5•18光州民主化运动精神写入宪法序言,强化戒严条件以防范军事政变等内容,国民力量党应该也不会反对。若《国民投票法》的修订使修宪具备可行性,这些内容即可立即推进处理”。国民力量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支持修订《国民投票法》,将修宪公投和总统大选投票放在同一天。

这里有一个技术细节,根据韩国宪法低128条第二款,如果修宪成功,对提案时的在任总统不产生效力,而“提案时的在任总统”是代总统韩惪洙。也就是说如果李在明成功当选,那他可能会成为民主化以后,第一位可以连任两届8年的韩国总统。

与进步阵营稳扎稳打、以逸待劳不同,保守阵营执政党国民力量虽然提出了“阻止李在明当选”的目标,但各潜在人选都知道希望不大,已经有了“各人顾个人”的苗头。

大邱市长洪准杓表示“为追寻梦想前往首尔”,相当于宣布辞去市长职务参加大选。现任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表示:“我对参选并无私心,只是觉得这个国家不应该这样发展下去”也算官宣参战。前党首韩东勋、首尔市长吴世勋、议员安哲秀、前议员刘承旼等都还在犹豫阶段,但也应该会陆续宣布参选。泛保守第三势力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已经通过参与山火志愿者活动,开始了竞选活动,算是最早飞的一只小小鸟。

李在明的难题

不过就算李在明顺利闯过最后一关“荣登大宝”,仍然需要花很大精力解决几个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小问题,关系到李在明的胸怀。那就是他如果上台,要不要尽快特赦曹国。曹为了党团为了文在寅鞠躬尽瘁,但作为战友,现在已经分党立派,而且号召力、魅力、资历、年龄都注定了将来的政治前途非常光明,要不要、何时、以何种形式解救他,是进步阵营“选举私党”到“执政公党”的重要分野。

2024年3月,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在国会与就任后拜访的革新党代表曹国握手。图片来源:韩联社。

更重大的问题则有三个,第一是如何平衡政治和解与法治公正。公调处针对尹锡悦的诉讼还没结束,围绕第一夫人金建希的诸多疑案也一直受到总统保密权限的掣肘。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庇护,国土部修公路在金建希家族土地附近开出口到底是不是特权,金建希收受礼物,控制股价的疑案会不会重提,都是未知数。

李在明是赶尽杀绝还是网开一面,还是等到尹真的锒铛入狱再特赦,以平衡程序正义和政治和解,对于进步阵营的道德水平和政治智慧都是重大考验。而且韩国现在人人谈政治色变,怎么既能让气氛松弛下来,让社会去政治化,又能维持进步党团的选举优势,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第二是政治议程和产经发展的平衡,韩国是受美国关税影响最大的国家,因为韩国不同于越南,制造业受美国市场影响巨大,高端制造业如芯片更是在种种力量的作用下,逐步向美国迁移,加上股市连年萎靡,主要产业2025年的预期也是不振,李在明是不是要保持进步阵营反美,疏美的底色,宁可短痛也要回归亚洲,让韩国真正跨出脱离经济殖民,重回亚洲怀抱的第一步,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甚至历史性抉择。毕竟 “经中安美”的骑墙战略只会越来越难以为继。

第三是政治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平衡。不考虑尚未上轨道的修宪计划,以目前的体制计算,进步党团“府院一体”的时间大概有两年左右,用这两年干什么,是不惜一切代价优先完成文在寅的修宪计划,拯救韩国的未来,还是优先维持执政,哪怕现有体制不变,也要保障国会优势,是关系到韩国长远发展的一个选择。现在各方的表态,只能听听而已。

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韩国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与现代接轨,如何为未来打算,都需要下一任韩国总统,对韩国乃至亚洲的民众和历史,做出郑重回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