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爱了爱了!跟着文创“游”武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54:00    

“原本只是来爬山,结果被文创‘绑架’了!”近期,在网络社交平台,不少到武夷山旅游的年轻游客们晒出“战利品”——盖满武夷山风景印章的集章册、会滑动的竹筏冰箱贴、竹编果篮、使用扎染技艺制成的冰箱贴……从“到此一游”到“文化收藏”,武夷山文创产品正以“创意设计+文化赋能”强势“攻占”年轻人的旅行背包,成为文旅消费新浪潮。

游客举着文创雪糕打卡武夷山玉女峰

01“贴”在年轻人心上的冰箱贴

冰箱一开一关里,流动着武夷山的九曲记忆,有“磁吸力”的冰箱贴是“能带回家的风景”,也是景区的延伸,拉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融入日常生活。

武夷山风光

走进武夷山宋街“印象大红袍”官方文创店,琳琅满目的武夷山主题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武夷山岩茶钥匙扣、玉女峰冰箱贴、朱子主题拼图、大红袍徽章……许多来武夷山的游客乘坐竹筏游九曲溪后,选择在宋街文创商店挑选伴手礼,把武夷山之旅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游客在文创店内选购

“我们这里最受欢迎的还是以武夷山标志性元素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店主江涛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武夷山文化的微型“解说员”。他拿起一枚精致可爱的金属冰箱贴,“这款冰箱贴由四块拼图组成,有玉女峰、大王峰、武夷宫、天游峰四个武夷山经典景点,分开是单独四块景色,组在一起又是一朵梅花形状,很受女生喜欢。”

当然店里也少不了趣味冰箱贴,只见一枚邮票形状的金属冰箱贴上,玉女峰为背景,设计精美且富有互动性。在冰箱贴的设计中,有一小部分区域是可以滑动的,拨动竹筏,游客便沿九曲溪漂移,表现了一艘竹筏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

武夷山各式冰箱贴

融入武夷山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创书签

景点文创将景点的特点与亮点浓缩其中,是游客们“到此一游”的证明。

去年正式运营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近期也推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文创系列产品:自然守护者徽章、万物共生钥匙扣、武夷文创记事本、月亮湾冰箱贴、灵猴玩偶等。

武夷山国家公园主题徽章(红星访客中心供图)

其中,最吸睛的当属“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守护者徽章”,该系列有护林员、野生动植物保护员、首席体验官三枚徽章,徽章精致小巧,却融入金斑喙凤蝶、白腿小隼、珍稀植物、武夷山丹霞地貌、九曲溪、茶山等多种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色元素。

02“盖帮”的集章打卡式旅游

“以前老一辈人爱好集邮,我们现在是集‘章’。”近日,在武夷山宋街景区,来自深圳的游客姜敏敏和朋友兴冲冲地沿街盖章,本子上五颜六色地盖满了武夷山各式风景、文字印章,还写满了“我来过武夷山”。

“旅游盖章”有如“到此一游”。姜敏敏是一名集章爱好者,“网友都戏称我们这种集章的人为‘盖帮’,我觉得在旅途中盖章、集章是一种文化享受,回家后看着充满回忆的纪念章,就会很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宋街上有很多章可以盖,博物馆、文创店、邮局都有不同特色的纪念章,她此行收获颇丰。

武夷山摩崖石刻纪念章

宋街文创店里的纪念章

其实对于印章我们并不陌生,印章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而随着文旅产业发展,不少人赴一地游玩,选择带走一枚富有文化烙印的印章作为“旅游纪念品”,方寸印章也成为可收藏、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信使。盖章热潮出现之后,还有网友直呼“终于懂了乾隆帝的快乐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武夷山不光是景点,就连文创店、奶茶店、酒店,甚至是茶叶店都提供了盖章打卡的服务,也出现不少特色纪念章。

一曲水茶叶店的纪念章

位于武夷山度假区的一曲水茶叶店已成为集章打卡地,这里有60多个纪念章,全部免费开放使用,还为游客提供免费吃茶体验,在岩骨花香中解锁“集章打卡”的山水茶旅。店铺老板娘陈施琦也是“盖帮”一员,热爱旅游集章,“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见过很多好看有趣的纪念章,所以就自己设计了一些纪念章,想把武夷山的风景、文化通过印章分享给更多人。”

武夷山摩崖石刻、玉女峰、大王峰、制茶图……陈施琦店里的印章款式琳琅满目,有文字的、图样的、纯色的、彩色的,每一个都经过精细设计,既具有武夷山特色,又将传统工艺与创新理念相融合‌。

陈施琦拿出一套热门印章向记者介绍:“这个岩茶工艺系列章有20个,每个章就是一个制茶步骤,是武夷岩茶制作的完整流程图。游客盖章后,既是留念,也能对武夷岩茶有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她又轻轻拿起一个木制大印章,“这个是我专门找朋友设计的彩色渐变‘武夷山’,虽然是字,但是每个字里都有武夷山的特色风景,有桐木关、月亮湾、九曲溪、五夫万亩荷塘……”

“很多游客就是在网上看到别人‘晒’章,到我这寻章来。”陈施琦说,盖章也促进游客深度探索武夷山,游客以盖章作为指引,享受在城市中探索的乐趣,甚至还有不少网友做了教程传授各个城市盖章打卡的“攻略”。

但陈施琦觉得武夷山纪念章还是存在数量不足、样式单一等问题,她希望更多当地的文旅从业者可以深挖武夷山“双世遗”特色,打造丹霞、茶道、理学、非遗系列章,引入AR、生态材质等互动型印章,让方寸印记真正变身文化传播利器。

03文创产品里的非遗“巧思”

当蓝靛在棉布上晕染出武夷山的云霭,当竹丝在指尖编织成武夷山的碧水丹山,沉睡千年的非遗技艺正化身“文化翻译官”‌,将地域基因转译为可触摸、可交互、可带走的文旅语言。

游客在扎染店拍摄扎染花束

竹蜻蜓、竹编手镯、竹编果篮、竹口哨……在武夷山宋街宏星竹编工艺美术馆,“80后”省级非遗武夷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谢宏星不仅售卖竹编工艺品,也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团队,教授他们体验武夷竹编制作,让游客亲手编织出一幅幅工艺品。当游客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带回家,武夷竹编工艺这项“非遗”文化也被更多人看到了。

“我向学生群体介绍了武夷山独具特色与创新的竹编精品,不少留学生都感到新奇,对传统竹编有了新的认识。”谢宏星曾接待过一批特殊的游客,16个国家12所国内知名高校汉学相关专业的22名外籍硕士生、博士生们在他这里体验制作竹编“福”画。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人能重视这项传统手艺,也希望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喜欢这项非遗技艺。

游客挑选扎染服饰

在斑蓝草木染体验馆,“00后”店主何张慧将植物扎染工艺与文创结合,以互动体验重构年轻人与非遗文化的连接方式。扎染创意画、扎染裙子、扎染发带、扎染手串、扎染冰箱贴……游客不仅能在体验馆亲手制作扎染作品,更可将凝结个人创作灵感的扎染文创作品带回家。

扎染文创产品

扎染冰箱贴

“扎染的关键在于捆扎的技巧,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在何张慧耐心示范、讲解下,游客们体验制作扎染作品,搓皱、折叠、翻卷、挤揪……以洁白布匹为载体,用植物染料浸染,一番操作后就变成扎染手工艺品,图案各异,姿态万千。

“我们这边以亲子、情侣游客体验居多,扎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引进这些传统手工,不仅让大家体验传统文化,而且在作品中融入武夷山元素,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武夷山。”在何张慧店里,有用扎染布艺制作的武夷山水画、衣裙等常规产品,还有融入武夷山特色文化的冰箱贴、发带、花朵等饰品。

竹丝与染缸交织出“手艺变现生态链”,既延续千年技艺,更催生文旅融合新范式——非遗不再是静态遗产,而是山水间跃动的消费密码,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

来源:闽北日报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