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越早发现近视,干预效果越好,弱视七岁前治愈率超八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09:20:00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近视和弱视是家长尤为关心的两大眼病。如何早期发现近视?到底什么是弱视?这些眼病又该如何治疗?沈阳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毅男为家长介绍近视和弱视如何防治。

李毅男 沈阳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眼科硕士。现任沈阳市科技局评审专家库专家、辽宁省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沈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斜视弱视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精通儿童常见眼部疾病、复杂眼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在新生儿泪囊炎、小儿屈光不正、斜视弱视诊治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

发现近视:家中观察异常行为

越早发现近视,干预效果越好。如何在家中能够早期发现孩子近视呢?李毅男主任建议家长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是否存在异常。

近距离用眼习惯:孩子看书、写字时离书本过近(小于30厘米),或看电视、手机时身体前倾、凑近屏幕。

眯眼、歪头或斜视:因视力模糊,孩子会不自主眯眼缩小瞳孔以暂时提高清晰度,或歪头调整光线角度。

频繁揉眼、眨眼:视力疲劳可能导致眼干、酸胀,孩子可能通过揉眼缓解不适。

学习注意力下降:看不清黑板或课本内容时,孩子可能走神、抱怨头痛,甚至抗拒学习。

近视高发:电子产品消耗远视储备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

0至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至6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至6倍,观看30至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患上近视,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眼科进一步检查诊断,遵医嘱干预治疗。

弱视危害:立体视力受损影响择业

除了近视,弱视也是家长十分关心的眼病。什么是弱视呢?李毅男介绍,弱视是孩子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包括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近视、远视、散光,在眼科统称为屈光不正,常是弱视产生的原因。但弱视与屈光不正不是同一种病情,其主要不同点是弱视眼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不能达到正常,除戴镜外需进行其他治疗,视力才有可能逐渐提高至正常。而屈光不正者佩戴合适的眼镜后视力即可达到正常,不需要其他治疗。

弱视的孩子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及精确的立体感。一个人若没有完善的立体视力,即使每只眼视力正常,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精细工作。在招生或招工中,视力常常作为一项重要标准,有些专业如航海、航空、机械制造对视力、立体视力要求很严格,若因为弱视而失去了合适的机会,那将是终生遗憾。

趁早治疗:七岁前治愈率超八成

弱视的儿童,除有斜视外,外观没有明显改变,不红不痛,除视力低下外,大多数能正常玩耍、学习,家长和老师们不容易察觉到孩子有视力问题。这样,往往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影响了疗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弱视患儿呢?

李毅男介绍,如果孩子看书时喜欢将书放得很近;看电视喜欢往前凑;常常眯眼看东西;或歪头用一眼看;或将脸转向一侧,眼睛斜向对侧看;在户外阳光下闭一只眼,有斜眼;在陌生环境中反应慢,行动迟缓;东西掉地上后,伸出双手搜索寻找等,家长发现以上表现,应引起重视,早找医生检查。

弱视的患病率在3%至4%,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成年后则基本治疗无望。7岁前治愈率达82%至83%,大于7岁的儿童弱视治愈率仅为46%至64%。13岁以后,眼——大脑皮质层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经过及时治疗后的孩子,不仅视力可以达到正常,而且部分或全部恢复双眼视功能,建立立体视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尚志文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