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让黄河“几字弯”收获金山银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24:00    

塞上春日,片片林海绿意正浓。4月11日,沿黄河西岸行至神木市马镇镇张家墕村,随处可见的樟子松、侧柏、五角枫郁郁葱葱,黄河弯道满是深深浅浅的青绿。


这里是陕西“三北”工程区成千上万个村庄中的一个,这里也是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项目实施以来,神木市98公里黄河西岸裸露坡面得以全方位绿化,200万株樟子松、侧柏、鸡心果、五角枫、黄刺玫等树木林立黄河沿岸,如风景一般渐次铺展。


2024年6月5日,张应龙在陕西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内展示林下种植的赤松茸。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这几年,黄河边越来越绿,一年到头都有游客来打卡。我们在山上种红枣、山下开民宿,增收的路子多了,大伙不出远门就能挣到钱。”站在黄河岸边,村民张大治高兴地说,“守好绿水青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


奔腾的黄河水从府谷流入神木,流长98公里。近年来,神木市以黄河为主线、各大支流为延伸,科学规划布局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特色经济林,采用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的栽植模式,全力打造科学、合理、健康的黄河绿色廊道。同时,创新国有林场育苗机制,实现了“用苗保数量、造林保质量、苗价保稳定、群众保增收、政府降成本”的多重效果。


府谷县黄河入陕第一湾(资料照片)


榆林市毛乌素沙地南缘,是陕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今年,榆林市全面部署沙地治理、白于山区“绿色断裂带”治理、飞播造林等十项重点生态建设工作,并明确全年完成营造林及种草189万亩。连日来,在榆林市各个植树点上,干部群众挥锹填土种下了樟子松、红松、油松、侧柏等适生树种数十万株;在沙地治理现场,工作人员栽植了沙地柏、樟子松、紫穗槐等乔灌树种,有效固定沙尘流动,提高林草植被盖度。


资料图


黄沙披绿装,战鼓震三秦。入春以来,陕西紧抓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关键期,以“三北”工程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铺开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防沙治沙、绿色廊道建设、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毛乌素沙地、黄土高原等陕西“三北”区域掀起了防沙治沙、国土绿化新高潮。


位于黄河“几字弯”东侧底端的渭南市大荔县,在这场攻坚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大荔县聚焦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提升区域生态质量,持续推进南部沙化土地治理、北部台塬植被恢复、沿黄区域综合治理和中部灌区森林质量提升四大工程。目前,全县流动沙地已治理完成2883亩,剩余流动沙地区域正全力推进治理。


树木,一棵一棵增加;绿色,一片一片蔓延。今年1月,陕西省总林长令《关于加强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令》正式发布,明确年底前实现全省剩余5.13万亩流动沙地全面治理。接下来,陕西将全力以赴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和流动沙地治理,认真执行《“三北”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北”工程建设340万亩、防沙治沙93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流动沙地全面治理。同时,加快构建防风固沙、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富民增收等多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努力让黄河“几字弯”变成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更大的金山银山。


来源:陕西农村报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