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特朗普误判中国实力,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32:00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4月24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现身中国香港,参加了一场由香港美国商会主办的研讨会活动。发言期间,谈及近期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时,他批评特朗普政府误判了中国的实力,并呼吁美方此时应当对中方开放沟通渠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当天报道,坎贝尔发言时认为,当前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在对华问题上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政策框架,其特征便是内部强硬派与一些主张更具建设性合作的人之间存在分歧。“我们最大的风险是疏忽和误判,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贸易协定上,都会突然开始升级(紧张局势),而且没有适当的沟通渠道或管道来调解其中的一些互动(摩擦)。”

作为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高级别外交官员,坎贝尔夸耀称,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美国有一个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的平台,包括军事政策、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全球舞台上行事。他转而批评特朗普政府,其内部则存在着“一系列危险的预设判断”。

“中国是一个硬核玩家(powerful player),而且在未来几十年都将如此,其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在发明和机器人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在座的各位都清楚这些领域的发展情况,”坎贝尔说,“中国将是、并将继续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

对于中美关系,尽管在选择有效对话人选方面存在挑战,但坎贝尔强调了两国之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及高层外交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在美国建立一种“政治共识”——认可开放、积极的经济外交,并告诫不要采取保护主义。

4月23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参加由香港美国商会主办的研讨会活动,并发言。 《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称,坎贝尔此次对中国香港的访问,是他自今年1月离开美国国务院以来的首次海外访问行程。今年2月,他重新加入了与他人共同创立的亚洲集团(Asia Group),在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咨询公司担任董事长。

报道提到,除了此番最新发言,坎贝尔近期也在美国媒体上发表分析文章,其中强调了美国要重视盟友,并告诫不要低估中国的实力。

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刊登了坎贝尔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战略倡议”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署名的文章,他们警告美国政府不要“低估中国”,同时呼吁美国拉拢盟友,构建“新的联盟”来对抗中国的挑战。

文章称,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从认为中国会超越美国的悲观情绪中转向了过度自信,觉得中国不可能超越“上升中的美国”。而这极有可能“危险地低估”了一个世纪以来唯一GDP超过美国70%的竞争对手的实力。

“在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文章指出,在经济方面,中国拥有美国两倍的制造能力;在技术上,中国在从电动汽车到第四代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在军事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导弹库存也大幅增加,还拥有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

文章指出,尽管中国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这并不足以演变成战略劣势。而且,过于强调中国的弱点有可能低估中国的规模和能力。在与竞争最相关的指标上,中国的实力远超美国过去的任何竞争对手。

文章提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衰落论是一种风险,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警告虽说不无道理,但真正的危险不是衰落论,而是自满心态。后者会导致美国缺乏战略意图,无法推动集体行动来应对中国的挑战。

“实际上,美国——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时代——可能高估了其单边力量,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文章写道。

坎贝尔和杜如松 资料图

近期,除了像坎贝尔和杜如松这样的民主党人士发文批判之外,《纽约时报》这样的亲民主党美媒也在关注特朗普“捅娄子”闹到近乎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同样提到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误判”。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月23日刊文指出,特朗普此前对内对外曾一度气焰嚣张,不仅针对中国等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还扬言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然而,在收到沃尔玛等美国大型零售商有关进口商品价格飙升以及货架空空如也的警告后,特朗普政府承认,对华征收14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而在目睹美股市场哀鸿遍野后,特朗普则撤回对鲍威尔的威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暗示,他正寻找避免与中国加剧贸易战的“出路”。

报道称,特朗普在和现实做较量时,生动展现了采取最强硬路线所需要付出的政治经济代价。他在4月初悍然反动这场贸易战,幻想着能回到一个更简单的时代,只需要施加“惩罚性关税”,就能迫使全球企业迁移到美国建厂。可到了4月末,他却发现,现代供应链世界远比其预想的要更复杂,且关税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也远未可知。

特别是在一通色厉内荏的对华讹诈后,《纽约时报》发现特朗普先“眨眼”了,报道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私下表述称,他们承认未能准确预测中方反应,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巨大,特朗普似乎原以为中国会是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之一。

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请问,您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