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当三水消防救援人员的头灯穿透雨幕照亮岩壁时,乌克兰籍登山爱好者Dima用自己方言喊出“Спасибо!”(谢谢),随即向满身泥浆的救援人员反复竖起大拇指。此时距离Dima等人发出求救信号过去了5个多小时。 4月24日19时,三水消防接到报警,称两名登山爱好者于当日中午11时53分进入大南山森林公园野径迷路被困,其中有同行者受伤的求救信息后,随着组织16人的联合搜救组,在雨夜进行搜救行动。最终2名被困者于4月25日凌晨4时05分安全抵达山下,经医护人员检查无生命危险。 ![]() 三水消防克服困难,在雨夜营救乌克兰籍“驴友”。(左二) ![]() 营救组在泥泞中架起生命通道 4月24日19时,三水消防接到报警称,两名登山爱好者于当日11时53分进入大南山森林公园野径,因突遇暴雨导致迷路。 “我们得知的基本情况是其中一名女性手臂、膝盖、小腿多处被树刺划伤,另一人是外国友人。二人手机入水后充不了电,且长时间地逗留导致体力严重透支。”三水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求助人员信号不稳定且手机电量基本耗尽,两人一度与外界失联,情况很危急。 随后,三水消防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出动2辆消防车、12名指战员,携带山岳救援装备、医疗包及卫星电话赶赴现场。同时,联动公安、当地医护组成16人的联合搜救组,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最后定位,兵分三路向核心区域挺进。 在救援途中,因为近日暴雨持续冲刷导致救援区域内的山路疑似有塌方,能见度不足5米,消防员就借助无人机热成像反复扫描陡崖区域。 虽然24日19时10分,求助者收到消防救援人员的电话就发送定位,但直至25日0时03分,消防搜救组才在定位区域发现微弱呼救声,面对搜救区域内的湿滑坡面,消防员以绳索搭建保护系统,徒手攀爬开辟救援路径。0时20分抵达被困位置后,发现两人全身湿透、体温偏低,救援人员立即为其实施应急保护,并为伤者伤口进行处理。 ![]() 两名被困人员无生命危险 返程途中,因伤者无法行走,消防员以人搭人方式营救转移安全区域。历经8小时营救,2名被困者于4月25日4时05分安全抵达山下,经医护人员检查无生命危险。 “获救后Dima指着消防员磨破的手套、又指向自己淤青的脚踝,用肢体语言还原着消防员在绝壁托举伤员动作。”三水消防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获救人员对三水消防救援人员的英勇表现和专业精神表示赞赏。 三水消防提醒市民,野外登山须严守安全红线,如果遇到多处陡坡无防护设施要留意,尤其是雨季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勿危险闯入或攀爬。“即便是携带了专业设备的登山爱好者,也要选择正规景区路线,出行前尤其要关注天气预警,切勿在雨天盲目挑战野山险道。我们也提醒外国友人,在中国如果遇到危险情况,请拨打119。”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通讯员 三消宣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