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郭九涛 王卫 姜心源 滨州报道 农以种为先。对虾养殖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渔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滨州市水产产业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落地并建成使用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带动养殖高效生态品质提升,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 在渤海水产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项目的实验室,记者看到,一台台对虾育种智能设备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在对实验样品进行相应检测。据悉,该企业是一家集南美白对虾种苗繁育、海水养殖、冷藏加工为一体的水产龙头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脊岭岛”“俏虾客”“盐田”等多个品牌,产品远销海外。 ![]() 记者了解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水产第一大品种,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在市场上优质亲虾被国外垄断,使得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滨州市抢抓海洋种业发展机遇,以改革思维、创新办法,落地并建成使用对虾联合育种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可检测、可跟踪、可追溯,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虾。 种业的研究与创新,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长期的投入,因此,整合产学研用的多方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为彻底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农业农村部立项在山东和海南各建设一个联合育种平台,开展南美白对虾的选育和测试。目前滨州是唯一一个落地并建成开始使用的对虾联合育种平台。 ![]() 要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科研团队。为保障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虾联合育种平台”项目还成立了以包振民院士为主任的国家对虾联合育种平台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对虾联合育种平台”项目申报投资1.3亿元,其中包括中央扶持资金5000万元。整个项目占地近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养殖水体6万方。同时,平台的运营配套了海水、卤水两套水源,以及3000余亩的水处理池,确保平台种苗繁育的水源安全。项目建成达产后,还计划再培育1-2个对虾品系,同时年产SPF种虾10万对、幼体1000亿尾、虾苗100亿尾,彻底解决中国北方地区没有本土优质一代虾苗品种困扰。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