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31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毛宁 杨浩)近日,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出炉,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王琼副教授课程团队负责的《会计学原理》成功入选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充分展示了湖南信息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 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课程内容。 荣誉背后的沉淀与积累 课程建设能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个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共同耕耘。“是集体的智慧与汗水,共同成就了这项荣誉!”课程团队负责人王琼难掩激动之情。“团队教师携手齐心,一起学习最新的教学方式、反复打磨课程案例、熬夜制作讲解视频,这种深度的教研融合让教学的本质更加凸显。” “内容为王”是课程团队坚守的根本原则。团队结合生活、竞赛、工作实际,将“情、诚、勤、精、恒”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并运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打造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课程内容。 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团队创新采用“课证融合+游戏互动”“课岗融合+虚拟仿真”“课赛融合+小组竞赛”的“三融合三形式”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提炼出“导、测、析、探、用”五步教学法,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现“线上学习硬知识,线下练习软实力”,让枯燥原理生动化、具体实操生活化,让《会计学原理》成为一门具有人文温度的课程。 ![]() “一核双翼三轮”混合式教学模式。 让会计知识“活”起来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课程团队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一核双翼三轮”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一核”指一切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双翼”指为核心目标提供支撑的两个实践维度,即学科竞赛和虚拟仿真实训,通过课赛融合、课岗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三轮”指通过资源构建、立德树人、“两性一度”协同推进教学改革。 此外,课程团队打造了“四平台+八资源库”的多元化教学环境。课程依托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精品课)、超星学习通(自建SPOC)、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虚拟仿真)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四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从线上自学、课堂翻转,到模拟实训、真实职业体验的全方位学习与实践空间。课程团队建设的八个资源库,包括解决共性问题的文件库、课件库、习题库,针对个性需求的视频库、案例库、试卷库,以及拓展视野的政策库、文化库,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精细化支持和个性化引导。 此次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不仅是对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动体现。未来,湖南信息学院将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造更多优质课程,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