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雪峰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 “十四五”期间,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庆在规范执法方面有哪些举措?9月15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雪峰作相关解答。 王雪峰表示,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关系到重庆这座超大城市的安全秩序,更关系到3千多万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五年来,重庆公安机关从三个方面系统推进,让办案更规范,让执法更透明。 立规矩,让每项执法权都有“刻度尺”。先后推动出台了涉及养犬管理、水域治安、无人机管理等多部地方性法规,为执法活动提供了更贴近重庆实际的法律支撑。针对群众关注的执法随意性问题,市公安局建立执法标准体系,编制349件执法制度,细化上千种执法情形和执法标准,其中20件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执法制度。这些执法制度和指引,不再是干巴巴的法条,而是包含了执法流程、证据标准以及执法安全要点的“操作手册”。如比较常见的交通执法,市公安局逐一细化942种交通违法情形,逐一规范每一种执法情形的处罚裁量标准,实现了全城“同违同罚”,交管“执法通”也获得了全国公安技术革新一等奖。 建平台,让每起案件办理都在“阳光房”。市公安局在“警快办”平台开通“执法公开”功能,累计为老百姓提供案件查询服务16万余次。群众只要输入案件编号就能够迅速的查询到案件的进展情况。市公安局先后在全市建成41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嫌疑人一进中心,所有办案活动都在专门场地和全程录音录像下进行,询问笔录实时上传,案件审批线上流转,有效杜绝了人为干预和不规范操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的刑事案件和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一律都进中心办理,中心累计办案26万多起,实现了执法安全的零事故。 强监督,让每个执法环节都装上“警报器”。市公安局在内部建立执法监督中心,2024年一年自动预警和智能处置执法问题3.8万余条,案件问题发现纠治率比上一年提升了50%以上;在对外执法中,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每一名执法民警都配发了执法记录仪,民警接处警、调查取证都必须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让每个执法行为都在镜头下经得起检验。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