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上,广州卫生健康行业首批数据产品及高质量数据集正式亮相,包括儿童肺炎常用感染指标分布图谱等5个数据产品,以及脑血管病、肝癌、脑梗死等28个高质量数据集。这一平台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建设,不仅打通了医疗数据“出不了院、用不上手”的堵点,也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发展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撑。 ![]() 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现场。 “广州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真正用好这些数据并不容易。”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与统计处负责人华军表示,医疗数据长期分散在各家机构,整合共享难、隐私保护要求高,加之部分医院算力资源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模型训练与分析。 为破解这些难题,广州启动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连接医院、企业与科研机构,并建立数据流通机制,推动医疗数据的融合治理和有序流通。 ![]() 高质量数据集。 “可信数据空间就像一个仓库,数据放进去不能带走,但可以在里面加工训练。”华军说。 广州数据集团广电研究院副院长叶展均介绍,可信数据空间部署了100P智算算力,为医院提供算法训练支持。医疗机构可在此基础上开展通用全科、专病专科与便民服务创新,同时为科研机构和药械企业提供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场景支撑,缩短产业链创新周期。 让数据“供得出”,还得医疗机构“愿意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张鹏表示,医院已将7个专病数据库进行结构化和脱敏处理,统一打包接入可信数据空间。“这些数据过去只能存储在医院系统里,现在可以参与科研,推动数据走出医院。” 数据一旦“苏醒”,就能撬动临床与产业联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吴强介绍,医院已将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数据纳入可信数据空间,与企业合作,将这些数据与其无创黄疸测试仪的结果进行比对,用于验证和优化算法。 “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治理,我们现在能把这些数据真正作为资产来使用。不论是科研、产品开发,还是健康政策制定,都能用得上。”他说。 ![]() 数据产品 如何确保数据不被滥用?叶展均表示,可信数据空间通过隐私计算、审计闭环机制等,实现数据不出域、用途可追溯。每个使用场景都要签订数字合约,明确用途、权限与时限,以打消医院对数据被滥用的顾虑。 在基层,数据也开始成为“看得见的健康保障”。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瑞坚介绍,海珠区基于医疗数据,开发了“珠小轻”AI体重指数风险评估模型,结合血糖、B超等变量,对糖尿病、脂肪肝等风险进行打分提示。 “居民只要扫码上传体检报告,就能看到自己的评分。”周瑞坚说,自产品上线以来,已有多家AI企业主动上门,希望基于数据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 目前,可信数据空间已覆盖18家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医院。未来,广州将进一步拓展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资源范围,联通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台,引入至少50家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服务不少于100家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穗卫健宣 【作者】 厉思璇 广东健康头条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