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3月31日消息(记者 程小丹 特约记者 陈创淼 通讯员 符志敏)当火山文化遇上庭院经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火山岩砌就的古巷深处,非遗扎染的靛蓝浸染着百年石墙,咖啡香气与活字印刷的墨香交织升腾。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道堂村委会三卿村,这座承载着800年火山文化的古村落,正通过“庭院经济+”模式实现华丽蜕变,让沉睡的火山岩焕发产业新活力。 ![]() 游客在秀英区石山镇三卿村的归时·南小咖小院内拍照打卡。记者 程小丹 摄 古韵焕新,闲置庭院变身文旅“网红” 古巷蜿蜒,路中有路、巷中有巷,近日,记者走进三卿村,只见道路两旁古树矗立,一栋栋火山石屋错落有致,一砖一瓦都保留了百年古村原有的风貌。 火山爆发遗迹、神秘的火山熔岩隧洞、繁茂的热带原生植物,以及用黑灰色火山岩搭建的古屋,构成了三卿村独特的自然景观。 始建于民国的碉堡楼“安华楼”,墙体上的弹孔痕迹,见证了其在抵御日军侵略时的重要作用。这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三卿村发展“庭院经济”筑牢了根基。 嗅到商机的企业纷纷入驻。归时·南小咖小院相关负责人欧阳垠透露,团队梳理了海南18个市县 ,经过考察后发现三卿村与企业定位高度契合。 “我们最大限度保留火山石屋原貌,通过红框等现代设计元素点缀,让历史与现代交融让老宅焕发新生机。”欧阳垠介绍,建设过程中,团队在尊重当地历史人文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提升审美。如今这家融合民宿与咖啡厅特色庭院,今年元旦开业后,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单日营业额突破万元,成为引流城市客群的“网红打卡地 ”。 “未来我们将持续打造15间客房,为游客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的入口。”欧阳垠说。 春风十里非遗小院主理人杨帅同样对三卿村“一见钟情”。“火山文化厚重的历史感,是非遗项目最佳的展示舞台。”杨帅坦言,被这里火山口的古朴气质吸引后,他将北京的非遗项目引入小院,开展主题沙龙、团建活动、非遗手工体验、禅修疗愈扎染、蜡染等非遗培训。开业不到两个月,周末游客便络绎不绝。该小院计划引入上百种非遗技艺,打造首个火山主题非遗综合体。 ![]() 归时·南小咖小院的民宿。记者 程小丹 摄 多方协同,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三卿村的蜕变,源于多方协作的创新机制。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村民以房屋入股享受分红,同时优先参与庭院经营。这种“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没有村委会的协调,我们的项目不会推进得如此顺利。”杨帅感慨,从修缮道路到网络覆盖,从卫生维护到流量导入,基层党组织成为激活庭院经济的“红色引擎”。 石山镇道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魁新介绍,自去年引入新的业态,借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三卿村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拓宽,收入显著增加 。 “以前要跑镇里卖果蔬,现在家门口就能开摊,游客多了,生意也火了。”村民王爱珠开心地说。随着村里人流量不断增加, 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返乡就业的村民林吉伟,凭借咖啡制作技术在村里咖啡屋找到工作。“这里不仅待遇可观,还能照顾家人,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回到家乡发展。” 企业入驻不仅为村庄带来了人气,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陈魁星告诉记者,仅南小咖一个小院,一年就能为村集体带来12000元保底收入,此外还有年营业额分红以及土地租金。 ![]() 三卿村设置的农特产品展销区。记者 程小丹 摄 目前,三卿村已有春风十里非遗小院、阿鲁娜、归时.南小咖、古村啊彬抖音、桃源书院、自娱乐小院民宿 等多家特色消费场景, “一院一品”的"差异化定位,成功形成文旅消费集聚区。 从流量到留量,从输血到造血,三卿村的庭院经济实践证明:当传统肌理被尊重、现代要素被激活,方寸之地也能生长出新产业。这片火山岩上的古村落,正书写着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正如游客张景明所言:“ 800年历史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让这里也将 成为有景有色的乡愁栖息地。” ![]() 海口三卿村矗立的火山石碉楼——安华楼。记者 程小丹 摄 “下一步,村委会将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引进更多业态,以三卿村为核心,扩大古村发展,打造时尚旅游名片,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陈魁新说。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