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信用卡逾期不用还了?真有这种好事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3:41:00    

“能让我的信用卡延期还,这是真的吗?”

从事网约车司机的老胡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疑惑道。几年前他的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倒闭,留下了不小的债务,5张信用卡总共欠下80多万元。这几年为了还债他起早贪黑地出车,但持续被催收的压力仍令他寝食难安。

无意间,老胡看到了“救命稻草”——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表示能轻松搞定信用卡延期,而且对方还有“法务”的身份。为此,老胡拨打了对方的电话,被告知只需要支付8000元的服务费就能帮忙停息延期。

信用卡逾期不用还了,真有这种好事吗?

信用卡、网贷“延期还”的协商陷阱

30岁的王婷,最近掉进了法务协商的延期陷阱。

她在2家银行、3家网贷平台都有欠款,总额为25万元。令她焦虑的是,其中一笔“先息后本”的网贷要在今年4月一次性还完11万元的本金。

然而按照她目前的财务状况,根本没办法一次性结清,因此等待她的将是逾期和催收。

焦虑到失眠的某个深夜,她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律师”直播间:“所有平台帮助免息延期3—5年;个性化还款;代替协商业务,保证永不被起诉……”

能有这种好事吗?王婷专门查了一下,发现不少帖子或评论表示,“在找到实力强的律所后,通过法务协商轻松实现了债务延期”。

百般无助之中,王婷心动了。她挑选了一家律所,工作人员马经理热情地为她答疑解惑,对方邀请她视频通话,直播办公环境,并且展示了办公电脑上的“成功”协商案例。

之后,马经理还发给了王婷一张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做“定心丸”——“我们具备律所资质,拥有与银行、网贷平台进行后端协商的能力,包括申诉、复议、所函等,这点普通人自己是做不到的”。马经理还承诺,合作走正规合同,一开始只需要付定金,解决之后再付尾款就可以了。

游刃有余的马经理,得到了王婷的信任。当然,让王婷真正下定决心的还是逾期带来的麻烦。“你的欠款就要逾期了,还不上是会影响征信的。”马经理适时补充道。

针对王婷的情况,马经理很快就给出了处理方案:三笔款项可以免息分期、一笔免息延期,至于王婷最为困扰的一笔网贷,则可以“免息延期自由还款本金”,到期还可以二次分期60期。

法务公司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图/受访者提供

方案诱人,收费也不低。马经理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收费6500元,其中定金1000元。本就不宽裕的王婷,不得不向朋友借钱。

收到1000元定金后,马经理与王婷签订了一份电子合同,并迅速建了一个10人群来服务她,承诺只要5—7天的办理时间。

5天之后,王婷在群里追问进展。法务公司开始“搭台唱戏”,对王婷进行轮番的消息轰炸,核心就是要王婷支付其中3个平台结案的“尾款”。

沟通截图,短时间的对话中连续多次@负债人。图/受访者提供

这让王婷难以接受,因为对方提供的所谓《结案通知书》,只是一段干瘪的文字性描述,没有任何背书。

图/受访者提供

当王婷犹豫时,马经理打来电话:“我们跟平台协商也需要渠道费的,不支付就无法推进。付了款,马上就能收到平台发来的成功短信。”

带着最后的侥幸心理,王婷咬咬牙支付了对方索要的3260元款项。而在她收到协商成功的短信之前,群里又催她支付另一个平台的结案费用。

此时王婷终于如梦初醒——法务这是要套出她所有的钱,于是她提出解约并要求对方退款。然而维权环节难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全是骗子”?

王婷试图找法务公司理论,消息发出后对方一改态度,指责是王婷没有全部付款,所以无法推进。

不死心的王婷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警方联系到法务公司后,该公司负责人完全换了种说辞,称只是债务咨询,并致电王婷承诺可以退款30%。

后来,警方回复称因为证据不足,暂时不能认定为诈骗,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王婷找到律师咨询后才发现,当时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核心部分只写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全不涉及帮王婷延期的内容。

其中,“由于甲方有新产生或未告知乙方的情况,导致协议目标未达成,为甲方违约,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且不退费。所有后果由甲方承担”的表述,更是给了乙方法务公司很大的解读空间。

图/受访者提供

她这才发现,对方关于信用卡与网贷可以延期、减息的承诺,从来没有书面记录。他们之间的重要沟通,都是通过电话。这意味着,即便是打官司也缺少实质性的证据。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海权对中国新闻周刊解读,此类法务协商行为难以立案的原因在于,单家公司的受害者不多、金额不大,未达到立案标准。更重要的是其违法操作的证据可能尚不充分,有关部门对经济合同类的纠纷刑事立案比较谨慎。

王婷遭遇的,正是经典的反催收陷阱之一。所谓“反催收”,是指号称只需收取服务费,就能帮助消费者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减本免息的黑产服务。

甚至很多债务重组公司会“一鱼两吃”,诱导负债人借债来进行协商。

3月以来,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当心“债务重组”骗局、远离不法贷款中介的提示,称近期有一些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

“说能办信用卡延期业务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骗子。”崔成从事反催收诈骗科普多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之所以把话说得这么绝对,是因为银行与网贷平台根本没有任何公开的延期政策。

而反催收业务打出的王牌——协商,其实可以理解为银行的一种纾困政策。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银行与信用卡用户之间的确存在协商机制,沟通重点在于用户是否能提供翔实具体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计划。如果机构确认用户反馈的“大病”“车祸”等意外或困难情况属实,且拥有一定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则会视情况考虑分期或适当免除部分利息。

“考虑到借贷关系的特殊性,银行不会将协商判断的具体标准公之于众。”董峥同时强调道。

但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不少负债者缺乏足够的金融素养,也就为这些宣称能帮助与银行协商沟通的金融黑灰产提供了生存空间。

百亿黑灰产迎来精准打击

不仅是欺骗王婷这样的负债人,反催收行业也在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生态。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打击“反催收”案例显示,自2021年以来,持卡客户来电要求调减信用卡利息、费用等需求有异常增长。经排查,归属地为辽宁沈阳的号码自2021年以来累计拨打客服900余次,其他关联手机号20余个。该团伙在一年内累计拨打招行客服电话4000余次,涉及客户1000余户,累计调减息费损失金额巨大。

2022年7月,招行信用卡中心报案,主犯于2023年8月正式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这类披着法务外衣的反催收从业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相关广告存在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的嫌疑。反催收黑灰产以造假、投诉的套路实现逃债的目的,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有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目前,瞄准负债人的金融黑灰产的发展非常猖獗。马上消费金融联合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11月发布的《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产快速发展,增长了10倍之多,造成财产损失达百亿级。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威胁猎人安全研究员调研统计发现,2023年互联网黑灰产从业人数持续上升,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87.1万,较2022年上升141%,而煽动教唆的“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参与人员有几百、上千万。

从事反催收产业打击9年的林伟将反催收黑灰产形容为“蟑螂”——在互联网无孔不入,拥有大规模的“水军”,利用负债人的焦虑大肆传播虚假的反催收内容。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传销”模式裂变式发展。

林伟指出,反催收行业从事者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其中有不少是由催收人员转化而来,甚至协商法务有不少本身也是负债人。不仅是利用合同漏洞诈骗,他们甚至还会虚构政策、恶意P图来引负债人“上钩”。

他们的存在,正是利用了监管盲区。“这些法务公司在经营体制上非常灵活,不属于正规的律所,充其量算是咨询公司,能提供相关资质的也是选择律所‘挂靠’。签订的服务合同也都基本合规,很多协商法务等到东窗事发后迅速注销公司,再换执照卷土重来。”林伟说道。

王婷后续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她后来发现,马经理提供给她的律所执业许可证是造假作图。她还通过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该公司,市场监管局走访后发现注册地是假地址,耗时两周才给该公司打上“经营异常”的标记。

不仅如此,马经理也“摇身一变”改名为“孙经理”,性别也直接从男性变成了女性。这意味着这家法务公司可能已经改换身份,继续“围猎”负债者。

董峥进一步指出,对于此类协商法务避免被骗的关键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解决方案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好消息是,骗局繁多的反催收行为正在被精准打击。

2024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首次明确了“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三类主要灰产形式和表现特征以及识别手段,打破了过往“投诉就有理”情况,全力净化金融环境。这为行业和执法机构提供了有力参考。

就在今年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其中信用卡领域不正当反催收成为打击的重点方向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