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卖牙线的安徽鹿妈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鹿妈妈”)上了热搜,这倒不是因为它在电梯里的魔性广告,而是“坐牢式上班”。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针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 怎么个坐牢法呢?报道说是公司办公桌面不能放任何私人物品,全天候禁止员工使用个人手机、佩戴耳机,而且在午休时段,禁止员工离开公司用餐,只能自带餐食或者将外卖带回工位食用。哪怕在工作时间,上厕所也有人事部查岗,休息时间不能走出公司大门,所有外出都需填写书面记录……这些规定覆盖所有岗位,包括运营、采购等非生产性岗位。不少员工直言,在这里上班仿佛“坐牢”,像笼中鸟般没了自由。更令人震惊的是,员工们在签署《劳动合同》后,公司竟会收走本应属于员工自己的那一份合同。 不用翻法律条文,也不用律师释法,很明显,只要不是法盲,大家都知道“小鹿妈妈”的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员工的基本权利,也违背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午用餐等休息时间,员工享有休息和自主安排的权利,公司无正当理由岂能加以限制?员工在午休时间佩戴耳机刷手机视频,如果未影响他人,公司怎能干预?所谓“桌面不能放私人物品”,看似有理,实质是以“整洁”之名行控制之实,将打工人异化为生产工具,用网友的话讲就是“不把人当人”。更过分的是禁止使用个人手机,若因禁止使用手机导致员工错过重要电话,耽误紧急事务,那“小鹿妈妈”甚至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近年来,类似“小鹿妈妈”这种不合理用工现象时有发生。此前,珠海一公司曾要求全员30余天无休且没有加班费;上海一00后员工因吐槽公司无效加班被开除。最近几天南通山姆会员店的一个试吃员因为泄露工资条被辞退也上了热搜,有说法称,试吃员可能违反了保密协议。可是员工手册和保密协议有没有经过民主程序公示?有没有经过工会同意?本身合不合法都值得探讨。如此种种,不仅是法律层面的越界,更暴露了劳动尊严的沦陷、企业价值观的扭曲。看似在追求“绝对秩序”和效率,实则是对劳动者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践踏。 作为员工,当我们面对不公时,一定要勇敢发声,不能因为找工作“卷”,就放弃对正常工作环境的争取。有法律站在我们这边,给我们提供稳固强大的保障。 同时企业更需要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严苛管理背后必然是法律失序,极端监控易让员工逆反,没有信任就没有积极性,更谈不上效率。一个连员工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的企业,如何能够赢得员工的忠诚?这样的工作环境何谈创造力与激情?企业如果一意孤行,损失最大的将会是自己,给人留下“黑心公司”的品牌印象,失去的将是消费者的信任。此次“坐牢式上班”事件曝光后,评论区里已经有不少人表态:以后买牙线再也不选择这个品牌的。 这些事件无不警示企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企业发展的底线。员工不是耗材而是合作伙伴,唯有尊重劳动者权益、建立职场信任,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评论员 项向荣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