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位等级的划分,最常见的,就是员工、主管、经理、总监、副经理和总经理一共6个职级。 当然,这通常是在一些规模相对没有那么大,业务线也比较单一的企业。 在业务规模较大、业务线比较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一定沉淀和积累的大中型企业,对职位等级的划分,通常会更加体系化、划分得也会更加细致,用专业术语来说,一般叫职级体系。 在职级体系里,会将岗位分为几个不同的序列:管理序列、专业序列和技术序列,分别用字母M、P和T表示,也可以叫M序列、P序列和T序列。 在每个序列里,又会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M1、M2、M3、M4和M5,如果简单关联,你可以将M1理解为是主管级,M2理解为是经理级,M3理解为是总监级,M4理解为是副总级,M5理解为是总经理。 也有的公司,会将专业序列(P)和技术序列(T)合并,统称为专业序列(P)。 技术序列(T)一般是指关系着公司产品和业务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部门,比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产品经理,生产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等。 专业序列(P)一般是指除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外的其它部门所属的序列,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部门。 技术序列(T)和专业序列(P)跟管理序列(M)一样,也会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在实践中,一般以5到7个等级居多。 由此,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在以不同岗位序列划分的职级体系下,员工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大大提升了。 在传统员工到主管、再到经理的晋升路径下,公司整个的职级体系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绝大多数职场人,注定都只能是员工; 更可怕的是,不管你积攒了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各方面都远超刚毕业的新员工,只要是未能晋升到更高的管理级别,就永远只能拿“员工”这个职级的工资,享受“员工”这个职级的福利待遇,以及各种隐形的信息权限(比如,公司一些重要的会议、邮件等,只发送管理层)、话语权(比如,只有管理层才能够参加相关的会议,提自己的建议),等等。 这也就必将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而在新的职级体系下,技术序列(T)和专业序列(P)较高的职级,跟管理序列较高的职级是对等的,比如,T3和M1是同级的,那就意味着,T3和M1拥有相同区间范围的工资待遇、拥有同样的福利待遇,相互之间还可以进行职位的转换。 这样的设置,也才是更加符合信息时代的用人要求。区别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公司的员工,都是知识型、技能型的,他们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为了留住他们,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保持一个较为愉快的心情努力工作,就必然要求企业制定出新的适应新形势的职级管理体系。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出的职级体系,是更符合未来趋势的一种管理工具。 也就是说,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如果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员工、主管、经理这样的职级划分方法,应该尽快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职级体系的设计和推行: 让为公司发展同样做出巨大贡献的知识、技能型员工,也在名分荣誉上、薪资待遇上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才有可能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